袁方舟,4118云顶集团城乡规划专业2024届本科毕业生,2024年度浙江省选调生,去向地区:浙江宁波,去向单位:中共慈溪市委组织部
前言
回顾了一下自己本科近五年的学习求职经历,发现自己也是在不同可能性之间来回跳跃的过程中逐渐确定了自己的前进方向,“保研、考研、留学、公考、校招”这些大家最常见的路也几乎都走了一遍,踩过的坑也都体验了一遍,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
大致时间线
1.1 准备留学
大三大四的时候,动过留学的念头,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二外考了语言能力证书,最终考虑到金钱时间投入产出比和驻留可能性(包括如果继续从事本行业在国外的薪酬待遇、生活成本等),最终放弃,但这段经历也大有裨益,因为更多语言的学习我觉得是能够终身受用的。
1.2准备考研
大四下准备报考本校本专业研究生,暑期期间开始备考,报了快题集训班。同样,考虑到读研的机会成本过高,最终在八月底放弃了考研。快题当然也有用处,秋招求职设计院都基本是要快题考试的。
1.3夏令营及研支团
八月参加了本校的夏令营,获得了优秀营员,最终由于成绩不够,也没保上研;研究生支教团也没能进入面试。
1.4校招
确定放弃考研后,转战秋招,秋招以来到学院的校招设计院为主,方向主要是珠三角。一定要养成秋招期间每天浏览学校就业网站信息和年级就业群的习惯,因为来到学院校招的企业大多是对本院的学生有强烈的招聘意向和诚意的,因此相对于网上海投就有更高的效率。我秋招的offer都是来自在4118云顶集团开宣讲会和现场笔试面试的大型设计院,这些企业效率可以高到早上宣讲会开完后现场笔试快题和面试,晚上就通知体检,因此要牢牢把握住这些机会!秋招获得了珠三角某市规划院和某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的offer,考虑到目前市场行情、大城市设计院的工作负荷和收入待遇,结合了一下当地的租房交通成本问题,最终放弃签三方。
10月首战哈尔滨,气温已经零下了
1.5公考
公考和秋招是同周期进行,9月初开始备考,全程大概3个月。由于转换赛道的原因,我的备考时间是比较紧的,已经做好职业规划的同学可以在暑期或者春季学期更早开始,分散备考的时间压力。
备考前期比较重要的是确定意向地区,了解对应的考情。对于选调生的话,学校就业网站可以轻松查到往年招录政策,就业指导中心也专门出过一本手册介绍各省选调招录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对于华科本校同学,参加选调生考试也是非常方便,很多省都会在校内开设考点,省去舟车劳顿之苦。
对于我个人而言,主要公考方向是东南沿海地区。前期也会参加各省的选调生考试来锻炼自己,增加一下考场笔试面试应对经验。先后参加了黑龙江选调(非常友好,时间靠前且报销哈尔滨往返路费,由于今年时间比较靠前没有羽绒服发放;笔面一体进行,第一天笔试,第二天结构化面试)笔面第一,放弃考察;云南选调(笔试在中南财大,考试特点比较突出全为公基;结构化面试位于昆明)笔面第一,放弃考察;辽宁选调(笔试友好,在校内举行),笔试全校第七,放弃面试;浙江选调(今年武汉未设考点,最近考点在南京)综合第一;国考某中直机关特招(非公开招录,关注学校发布的公告)进面放弃;浙江省考,进面放弃。权衡各方最后选择了浙江选调。
11月昆明面试,翠湖公园的红嘴鸥,天气也非常暖和还在穿短袖
笔试部分
2.1行测部分
各省选调的笔试考察还是以国考题型为基调,因此,在前期学习阶段还是以国考为目标,比较推荐粉笔980课程第一轮打基础,因为覆盖内容比较全面,并且难度不是很高,在第一轮学习时要做好笔记,这在后面的拔高中也都有很大用处。在过完一遍后,应该会对各个题型有了一定了解,针对自己的薄弱板块就要进入第二轮的提升了,这时就可以寻找各个板块的“名师”进行针对性学习,尤其是传统的“三大块”言语、判断、资料一定要在这一轮的提升中保证足够的正确率(80%-90%),这样才可以为常识和判断板块留出足够的空间。在稳定三大块的正确率后,学有余力的同学就可以尝试冲击数量和常识板块。
就各个具体板块而言
常识(公基):马克(重点为时政和党史,非重点模块知识内容浩如烟海,建议抓大放小)
言语:(非常依靠语感,不要纠结于某个具体题目)
判断:(多刷题,某种类型薄弱就具体学习)
资料:花生十三(最需要系统学习的板块,学习具体方法以提高速度,假设分配、盐水法……)
数量:(数学苦手,战略性放弃,但还是建议掌握最基本的几种题型)
11月在南京参加浙选笔试,玄武湖的橘猫一家
2.2申论部分
申论是一个较为玄学板块,因为成绩反馈不像行测那么直观,受阅卷人及材料主观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放好心态“尽人事听天命”。保持好日常时政材料输入,利用好每次考试真题练习机会我觉得就足够了。
理论学习就是李梦圆的基础课和袁东的申论课,前者主要将各类题型和基本的答题框架摸清,后者学习答题套路和摘抄材料的具体方法。后面就没有花太多精力在此上面。日常不建议花费整块时间备考申论,而是利用好手边的各种app和碎片化时间保持素材的输入,如学习强国,半月谈等,对于一些优秀的表达和金句可以多留心模仿。每次考试前建议花个两三天针对性突击一下,包括该省政府工作报告及基本的省情特征,如果能在作答中提到该省特色素材,我相信绝对会是申论的加分项。
12月宁波面试,当天刚下完雨,穿全套正装冻得直哆嗦
面试部分
我没有报过机构的面试班,经过三次实战,都是同岗第一名,所以想在这里着重分享一下自学面试的经验。首先,我认为应该放下对面试的恐惧心理,面试没有那么困难,就是针对题目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抛弃掉繁文缛节和花架子,尤其是所谓的“高分模板”“万能套路”现在各省的公考面试趋势都在提倡“反套路”。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考官,每天要面对数十名面试考生,如果都是回答内容都是冠冕堂皇,各种名言警句、宏大政策轮番上阵;但细细品味下来却言之无物,分析部分浮于表面,对策部分无法落地。换位思考下来,我相信你也不会给这位考生高分。而如果一名考生没那么多“戴帽子”“摆金句”,回答朴实无华,都是自己的大白话,但分析鞭辟入里,对策从宏观到微观面面俱到,且可行性很强,我相信这位考生拿到高分也是理所应当。
从容而言之有物的回答离不开平时细致的积累,我认为,“本地化”是面试取得高分的关键。面试考前一周,是备考的黄金时期,在对近几年国家层面的大政方针做到了然于胸之后,需要对该省的省情做到深度理解,推荐以各省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学习的蓝本,需要搞清楚近几年该省的大政方针究竟是什么,尤其是一些由双引号圈出的地方性战略,一定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今年浙江省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多次提到“八八战略”“千万工程”“两个先行区”……这些极具浙江地方性的政策内容,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通过新闻报道找到具体的实施案例,并将其归纳并试着口语化表达出来,这样在作答时就可以避免仅仅是名词的堆砌,显得大而空洞,而是可以通过本地化素材的表达,让考官知道你是下了功夫了解当地的政策动向与省情民生,是有来此地扎根基层的强烈意向的。
比如,今年浙江选调面试真题第二题是“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对此,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这道题就给本地化素材的使用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在文化、经济等作答角度都可以使用自己积累的浙江省内素材。由于我报考的是宁波地区,所以更加侧重使用宁波本地的材料。以一些我作答的片段为例“在产业开放发展方面,慈溪家电、余姚塑料、宁海模具、象山针织、奉化气动元件、海曙纺织服装等门类齐全、层次多样且高度密集、区域特色鲜明的传统制造业集群,在模具、轴承、液气密、紧固件等细分领域形成比较优势,主动迎合大开放战略,以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推动交融发展”“在科技开放方面,从引进培育甬江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科创机构,到推动开展数字李生、海洋材料等未来产业研究,再到以世界一流标准建设甬江科创区,宁波持续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在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的同时,也注重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报考所在地为中心作答,更能体现自己的“诚意”,与考官产生共鸣,避免“放之四海皆准”平庸化的作答。
最后,想谈谈关于面试心态紧张,作答磕磕巴巴的问题,我觉得这个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多练。在备考中,比较高效的方法是可以找到同批进面(最好不要是同岗)的小伙伴相互对练,我就是在社交平台找到了几个志同道合自学面试的小伙伴,每天视频对练,互相分享题目和本地素材,因为大家不会涉及相互竞争,所以都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挖掘并总结好的口头表达,将好的素材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在对练中,也可以通过互相点评,学习小伙伴答题上的长处,对于一些可能出现的通病加以规避,相互进步。此外,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全真面试的机会,因为考场的氛围和流程是自己再模拟也模拟不出来的,因此需要不断积累面试的经验,对于面试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比如突然卡壳及过度紧张,可以通过不断地历练,做到心中不慌、从容应对。
三个tips
谨慎选择随大流
面对现在的“公考热”,做任何选择之前都要有对预期的充分考虑,而不是随波逐流,也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能耐受住基层的寂寞?是否能习惯日复一日重复性较高的工作?是否能永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不要怕走弯路
如前文所述,自己也在最终确定方向之前走了不少“弯路”,但是这些看似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取得的成果也会在某个契机成为“无用之用”,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
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作息
公考热度连年攀升,报录比和难度都在增加,难免会考试失利,陷入emo。做好每次考试的复盘,保持空杯心态,做到考完一场放下一场的得失,马上投入下一场战斗,我相信成功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同时,也要通过规律的作息、运动健身和平稳的情绪来规避掉一些负面场外因素,将自己的实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向东是大海,逐梦创未来”,希望自己的在就业求职方面的一点拙见,可以给有志于投入基层服务的同学们启发,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务祖国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