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2022届MFA艺术硕士毕业设计成果展——环境设计方向(室内篇)

发布时间:2022-05-03 作者: 浏览次数:


 

2022MFA毕业设计展览分为环境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两个方向进行在线分享,本期在线展览内容为室内环境设计,课题涵盖商业、科技、教育、旧建筑改造及活化利用等多种类型。包括:

1)体验式零售模式下的文创商业空间设计研究——以“楚国记忆”楚文化创意体验店设计为例;(2)近代武汉茶馆研究与咸安茶坊设计;(3)复愈性环境视角下科技园办公交往空间设计研究——以武汉市四方光电技术中心室内设计为例;(4)高校科研建筑非正式学习空间室内设计研究--以华中大清洁能源大楼为例;(5)武汉近代教会学校建筑历史沿革与保护更新研究——以湖北中医药大学文学院环境设计为例;(6)独立自理型老年人住宅设计研究——以华中大同济医学院老年人住宅研究中心为例;(7)近代汉口工业建筑装饰研究;(8)儿童发展心理学下的幼儿园环境设计—以华中大附属幼儿园为例;(9)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展示设计研究——以罗田白莲河水库湿地生态展馆为例

 

 


 

01 体验式零售模式下的文创商业空间设计研究——楚国记忆楚文化创意体验店设计为例

设计者:宋怡萱   指导老师:王天扬

宋怡萱,艺术设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不断积累专业实践能力,实习于上海SLT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参与了上海和武汉两家好利来主题概念店的方案设计;在武汉梧奥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兼职主案设计师,独立负责的两个商业项目设计,现均已落地。

 

设计概要

本设计以楚国记忆楚文化创意体验店设计为例,通过梳理与提取楚文化创意特色、调查目标人群的消费心理,在满足商业功能的同时通过改变商业空间场景,布置或设计一些凸显地域文化特征的元素,增强商业空间的文化氛围,使用新技术手段,讲好楚文化故事,放大商品的民族或地域属性,打造让消费者感受独具特色的文化气息,感知商户的经营理念和文创背景的空间。

方案展示

平面布置图

体验店的功能集合艺术作品展览、文创产品零售、文化活动体验等,整体为消费者打造一个具有互动性、文化性、多功能的体验式空间,让文创体验店不仅仅是一个消费发生的场所,还是文化传播、搭建文化交流平台的容器。

入口前台效果图

入口设计了环形的艺术装置,以多重路径引导消费者进入更深处的空间。同时通过镜面反射让人视觉上产生空间分裂的感觉,内容不断变化的环形LED屏幕营造穿越的科技感,让消费者进入到空间内有与众不同的体验感。

展示区效果图

展示区的空间原有多个裸露的承重柱,在设计上利用灯膜和渐变灯带的组合让承重柱消失,如同突破时空从传说故事里照射来的光柱联通历史和现实。展示产品和艺术品的陈列台采用的是亚克力材质,配合高亮度的线性灯光带吸引人的视线。

互动墙体效果图

互动墙体中心火焰纹样的装置和两侧的凤凰装置配合触发器和可控灯组成一个完整的灯光互动装置。墙面背景为美术馆原创的大型油画《楚国记忆》转换成的3D图像,通过降低3D投影的级别让人们在不戴3D眼镜的情况下也能欣赏到精美的艺术作品。

展示区效果图

展览区的造型是以飞翔的凤凰随风飘动的尾巴为造型,多条曲线造型划破空间,仿佛将时空撕裂开来,让现代艺术与楚文化相遇,通过交流与融合形成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专题设计

主题快闪:该空间虽然长期用于楚文化及其创意内容的展示与售卖,但是其主题是可以在大环境的基础上有特色性的改变的,例如以楚文化的六大支柱为主题的专题活动,可以进行青铜主题、漆器主题、丝织主题、音美主题等内容的策划。

服务系统设计:服务系统设计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即商店管理者对商店内基础的声光电控制以外,对空间内多媒体文化内容输出、互动装置、特殊场景灯光的管理;第二个部分即消费者对体验店内的互动装置触发以及空间功能以及内容的导览;第三个部分为文化创意与商业合作的发展模式;第四个部分即体验店与管理者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离开后的反馈和服务。

服务系统设计

3、灯光设计:室内的灯光设计主要动线采用的是直接照明的方式,重点展示区采用的是间接照明和直接照明结合的方式。走廊的艺术作品和活动区的桌面。

灯光设计

 

总结

建设体验式的文创零售空间是文化与商业合作下的新尝试 ,本设计借文创内容开发打造商业品牌,打造了一个让消费者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都能有充分体验感的空间,通过增加消费者在空间内的体验活动从而激发其心理上的情感共鸣,进一步促进其消费的心理欲望,即利用文化创意推动了商品消费,又让商业带动了文化传承,使文化创意与商业有机的结合,共同进步与发展。

 

 


 

02论文与设计题目:近代武汉茶馆研究与咸安茶坊设计

设计者:黄琬   指导老师:任康丽

IMG_5265

黄琬,艺术设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注重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实习于武汉市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中信建筑设计院和绿地集团,参与多项景观、室内项目,现均已落地。在校期间获得优秀班干部、社会积极分子等多项荣誉。                                                                                                                                                                                                            

 

设计概要

本设计以首先通过近代茶馆文献结合现状调研和查勘,梳理归纳近代武汉茶馆不同类型和风格特点,提炼出近代武汉茶馆设计的整体特征。其二,通过对当代武汉茶馆实地调研和典型案例分析,归纳出高人气茶馆关键要素“茶+X”的特点,指导茶馆空间的创新性设计实践。其三,以汉口咸安坊里分改造为设计案例,选取咸安坊里分中一栋楼为创新设计空间对象,运用“茶+X” 理念进行咸安茶坊设计。


 

方案展示

外景-02

咸安茶坊与咸安坊牌坊

 

咸安茶坊共分为三层,平面总体布局以走廊空间为轴心展开:偏主巷一侧布置大堂和茶室,另一侧主要布置备茶操作、卫生间等辅助性用房。本案共有18间大小不一的茶室。为保证风格的整体协调,皆以白色墙面、深色横向木线框(梁)为母题元素,新中式风格为主导来进行设计。同时采用命名主题茶室,根据主题内容、结合其所处位置的空间特点进行了一些个性化的设计尝试,使茶室各具特点。

未标题-1

~三层平面图

 

入口区域是公共建筑的门面,一般要求极好的标识性及空间导向性,且视觉感观舒适。将左侧户天井后面的入户大门常闭,且在其门窗前设置一排可移动木制花槽、户外座椅进行适当隔离,日常通行只通过右侧户大门来完成。

如此处理之后,左侧户的石库门及天井,从外面看上去就不再像一个主出入口,而更像一个侧院或过巷。并且,两个天井及石库门的同时并用,加大了入口区的通行能力,增强了该区空间渗透性和趣味性,获得额外的效果。

未标题-2

入口街巷空间及环境设计效果图

大堂与主轴方向面对的前后两片墙界面,均采取新中式对称式设计,使之既互成对景、又主次分明。主轴前端为主墙面,按传统住宅的中堂式风格设计,配置中堂字画对联,营造“家庭”氛围,形成视觉中心,让客人一进茶馆就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大堂空间效果图

丝竹、管弦2间以音乐为主题的茶室。丝竹设置最有代表性的中国乐器古筝,为中式茶室;管弦的空间是由原来的客厅直接转化而来,独立拥有一个的天井及石库门,而客厅、天井及石库门恰好构成一个非常完整的昔日生活场景,在此安排最有代表性的西方乐器——钢琴,为西式茶室。两间茶室定位于具有时空穿越感的茶室,当人们到此品茶玩乐时,也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以重现昔日时光。

丝竹茶室室内效果(上)管弦茶室室内效果(下)

 

包括楚河、汉界2间以中国象棋为主题的茶室,星阵、天元2间以中国围棋为主题的茶室主墙面以中国象棋盘、中国围棋盘和花格屏风为视觉中心,点明该茶室主题。

楚河、汉界茶室室内效果(上)星阵、天元茶室室内效果(下)

包括翰墨、丹青2间以中国书画为主题的茶室,文华、书香2间以写作、阅读为主题的茶室。主墙面采用背景墙、花格栅、字画进行整墙装饰,与主墙相对的墙面同样采取整墙设计,布置博古书架与主墙呼应,使茶室显现非常浓厚的书香气息。

翰墨、丹青茶室室内效果(上)文华、书香茶室室内效果(下)

 

包括高山、流水2间以知音密友为主题的茶室。两个茶室分别位于中间一部楼梯间的一、二层楼梯口对面,二层为高山,一层为流水。

7

高山、流水茶室室内效果

 

6间以格物观景为主题的茶室,从左至右依次为明月、清风,景星、庆云,楚天、极目。茶室每两间为一组分别通过3部楼梯上下联系。加之其中一间茶室带有老虎窗,外面还有可供阁楼层茶室专用的露台空间,这些先天条件是笔者将之构想为格物观景主题茶室的主要原因。

8

阁楼茶室室内效果

 

总结与思考:本文以武汉咸安坊改造为设计场地,将“茶+X”设计理念付诸实施。根据咸安坊历史文化街区特点和里分建筑特征,运用“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设计手法设计咸安茶坊。咸安茶坊不仅业态上能与咸安坊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目标高度吻合,更重要的是一种运用“茶+”概念活化历史建筑的创作实践,实现创新设计目的。


 

03复愈性环境视角下科技园办公交往空间设计研究——以武汉市四方光电技术中心室内设计为例

设计者:王锟   指导老师:王天扬

王锟,艺术设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在硕士学习期间不断夯实专业实践与理论学习能力。在专业实践方面,曾参与华科大光电技术大楼设计项目,且课余时间在武汉保利、万科、金地及龙湖地产参与相关精装修设计项目;在设计竞赛方面,曾获得2020“新人杯室内设计竞赛一等奖、2022“学院杯环境设计竞赛银奖及2021“中创杯全国大学生艺术设计竞赛铜奖等荣誉。

 

设计概要

武汉市四方光电技术中心室内设计以办公旧址的现状问题解决与场地空间优化作为设计出发点,基于对场地条件将五类设计策略(功能布局设计、室内景观设计、构成界面设计、空间设施设计及物理环境调节策略)运用其中形成功能完备性与场所干预性相结合的设计内容:通过门厅、中庭部分区域和辅助空间设计来满足人员各类交往需求;结合走廊拓展空间的复愈性空间设计与整体交通指引系统,以期打造一个可促进科技园从业人员身心健康良性发展的办公交往空间环境。

方案展示

在整体空间设计构思上,根据四方光电技术中心室内空间实际条件出发,以交往单元总体设计策略分别对应特定的空间单元形成设计框架。除门厅空间及中庭空间外,由于设计范围中所包含的四五层通高走廊空间所对应的二层通高中庭空间具有较好的物理环境条件,因此可设计部分具有主动干预性的复愈性环境空间;其它区域在保证其使用功能性完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将复愈性环境设计策略(室内景观设计、构成界面设计、空间设施设计及物理环境调节策略)介入其中,两者相结合完成空间环境的复愈性优化设计。

门厅效果图

在门厅主要通行区域和展示服务中心设计上,以形式跳跃的自 然曲线作为整体设计语言,象征着四方光电技术中心专注于创新科技研发的企业特性。通过层次感鲜明的曲形服务台作为柱体,配合背景弧形墙面形成与主入口相平行的轴线关系,以及在直线方向的一定距离内配置智能化信息交互设备,在将企业相关信息及新闻进行直观展示的同时,也使得外来人员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取引导性帮助。

 

首层展示空间效果图

整体设计以空间构成设计与数字化交互设计展开——整体空间 流线上,从整体空间边界的子母圆形作为设计灵感,在空间内以大、中、小三个层次的圆形交互设备形成中心轴线结合两侧入口形成流线闭环。在空间色彩上,提取四方光电企业标识色RGB色值作为参考色,且蓝色和绿色分别具有放松神经系统和护目作用。在陈列方式上,通过垂直方向的陈列墙和参观流线上的圆形交互陈列台和辅助交互设备来吸引使用者,为其带来持续且有效的参观体验感。

 

顶层庭院效果图

顶层庭院以四、五层通高的中庭空间作为设计场地,五层为建筑最高层,其顶面玻璃建筑开窗能够提供较好的物理环境条件(采光、通风及空气温湿度),适合相对较大面积的室内景观种植。整体设计以办公人员日常多样活动类型出发(躺、站、坐),通过整体地坪高差和植物分隔区分出的空间序列,来进行承载办公人员进行类型丰富的休闲交往活动的开放式空间设计,有助于培养使用者的活动兴趣且提高其交往行为的频率与时长。

智慧型跑道空间效果图

智慧跑道空间设计由压力感应板构成的跑道结合三组AI智能识别杆分别布置于起始、中途和终点位置以及人体感应测速灯来采集运动数据,个体在运动结束后即可在控制中心处通过人脸识别屏幕查看个人运动里程及消耗的卡路里等相关信息,并可通过关注移动设备小程序查看运动排名及科学跑步建议,从而激发办公者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持续性的生理机能复愈功效,配置人脸识别储物柜方便办公人员存放物品以便更充分的进行运动。

总结

本文以国家政策导向为设计背景,关注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下办公人员在工作中日益凸显的身心健康问题,并以从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中来提取解决问题的依据并与办公人员日常交往空间设计相结合,以创造能够缓解个体身心压力并恢复其心理及生理健康状态的办公空间环境。由于目前复愈性环境引入空间设计的研究方向多为医疗空间、景观绿地空间及室外公共空间等。


 

04高校科研建筑非正式学习空间室内设计研究--以华中大清洁能源大楼为例

设计者:罗茜 指导老师:王祖君

罗茜,艺术设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师从于王祖君副教授。读研期间曾获得多项设计类奖项,多次参与学术交流会议,并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领完成河北省邢台市威县邵固小学改造扶贫设计项目

 

设计概要

本设计强调尊重使用者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对高校科研建筑内非正式学习空间进行充分、合理的设计。其设计目标为:通过设计手法打造具有吸引力的非正式学习空间,鼓励人们参与其中并与空间互动,缓解使用者心理压力,提升空间使用感受,营造良好的非正式学习环境。

方案展示

大厅空间

在空间色调上以白色、灰色为主,营造明快、轻松、富有现代感的门厅环境。空间墙面及柱子采用复合彩图钢板饰面,柱脚采用黑色不锈钢,地面为深灰色石材,顶面为白色乳胶漆石膏板,将这些容易打造科技感的材质进行合理搭配,力求塑造自由、轻松的科技风科研环境。

展厅空间

展厅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学院基本信息,使参观者能够快速了解该学院的发展历程、人员规模、科研成果等内容。其次对能源变革历程能源危机问题进行展示,普及相关科学知识。能源研究方向主要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后以视频互动的形式收尾,设计形式丰富,内容多样完整,有利于参观者全面了解学科设立意义,提升学科影响力。

咖啡厅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科研压力随之增大,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状态的科研人员对轻松情绪、愉悦心情的空间感受是非常渴望的。咖啡厅设置在建筑的首层,与门厅相邻,有着独特的便利性和亲近感,是科研人员学习工作之余沟通交流、休息放松的重要场所。此外,咖啡厅也是外来人员较常使用的空间,其环境品质有可能会造成社会性影响,因此在关注空间设计舒适性的同时还应格外关注整体的格调性,创造一个面向大众的高质量空间。

学生活动中心

学生活动中心使用时间灵活,使用行为方式具有多样性,使用频率高,因此空间设计需要具有灵活性。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在布局上不设实体分隔,后期可以根据行为需求利用可移动的挡板或隔断将空间灵活转换为多变的小型活动空间,分布合理,时域并用。

阅览室

在阅览室室内空间结构体系当中,平面布置以阅览、自习、交流功能为主,形成个人阅览区、自由阅览区、交流探讨区。自由阅览区主要有两部分,以融于书架和阅读阶梯的形式出现,读者可以在翻找书籍的同时坐下休息,也可以在阶梯上以任意姿势自由阅读学习;个人阅览区倚靠窗边,采用不便于交流的长条形的桌椅设施,保证学习的专注度;交流探讨区位于空间中心位置,平时以独立六人长桌的形式满足学生的个人学习。而在需要进行读书沙龙、集体讨论等活动时,阅读阶梯依靠的白墙可接收设备投影,通过调整桌椅的摆放为读者提供完整的讨论交流的空间,时域并用,充分发挥了阅览室的多样化功能。

总结

在现今的教育模式中,非正式学习已经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本设计以高校科研建筑非正式学习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学生行为心理需求为基础分析如何使高校科研建筑非正式学习空间承载使用者的多样性需求,营造出具有特性的非正式学习空间环境,提升空间使用感受,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进行学习,收获知识,同时得到身心的放松与满足。


 

05 武汉近代教会学校建筑历史沿革与保护更新研究——以湖北中医药大学文学院环境设计为例

设计者:鹿瑶 指导老师:任康丽

鹿瑶,艺术设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积极参与工作室各项课题研究并多次跟随导师对汉口历史建筑进行实地调研,课余时间也在中南建筑设计院、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中国金茂、金地集团等公司实习并参与多个实体项目。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研究生各项文体活动,并获社会活动积极份子、研究生会优秀个人等称号。

设计概要

设计以湖北中医药大学(原文华大学)文学院为例,通过对武汉近代教会学校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对现存教会学校建筑特征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提取建筑元素运用于文学院建筑环境设计中。本设计主要针对原文华大学文学院的建筑环境设计更新及再利用进行思考和延伸,从功能置换、空间布置到主题设计依次完善。其设计目的在于修复和更新文学院建筑,对其原有宗教传播功能进行功能置换,融入符合新时代新需求的环境设计,并提升教会学校建筑在社会的价值与活力,充分体现武汉近代建筑的文化特色。

方案展示

文学院一层平面布置图

一层平面主要为公开形式的展馆和共享教室。设有历史展示厅、文化讲堂及资料室,以更鲜活的方式让人们了解建筑历史文化,除此之外还设有多媒体活动室,可以满足多种活动需求,适应不同场景,如学生活动、 小型会议等等。

文学院二层平面布置图

二层平面设计主要是较为固定的办公室和教室,最靠近南面的长廊设计为学生自习区,更加能满足当代学生独立自由的特点,视野更开阔。二楼两间主题教室,主要以中式风格为主,为学生提供更加沉浸充满书香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考虑到建筑本身窗户采光有限的现状,也在顶部做了设计增加了射灯,使整个空间更具氛围感。

历史展厅效果图

将文学院一楼改动为历史展馆,更加丰富了教学空间的功能板块,展馆内设置互动触屏及语音讲解,增加人与环境的互动性,引导师生以一种更沉浸的方式学习和了解建筑历史,建立集教学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复合型教育空间。

文化讲堂效果图

文化讲堂位于文学院一楼,靠近西侧,并且在建筑外侧有一出口,文化讲堂的设立主要是用于宣传历史建筑文化,让同学们在沉浸的环境和氛围中了走近历史日常空闲之余,也可作为学生的活动教室。室内设计主要以不同饱和度的棕色木色为主,提取文学院的深棕木色以及古罗马柱式中的曲线元素,应用于室内空间及加家具设计中,增添一些活跃的气息。

主题教室效果图

主题教室的设计主要结合文学院的棕红木质色调,大量使用了木栏栅的纵向垂直元素,给单调的中式风格注入了新的色彩。考虑到原本空间窗户较小,可投入光线不够充足,因此在室内装饰隔断和墙面装饰中都加入了若隐若现的灯带,在为室内空间补光的同时又很好地装饰了室内空间,调节空间氛围。

中庭景观设计效果图

中西结合的天井是这个建筑最特别的地方,原为一处空与,红砖墙裸露在外,并且有人为改造。为了让建筑更好地与这块空地融合,将其设计为一处小景观,景观的自然与清新很好的中和了文学院较为严谨的氛围。

 

总结

基于教会学校建筑的特殊性,在设计中主要是根据需求进行了功能置换和室内设计提升,实现及历史文化展示宣传与教学于一体的教育复合型空间,使历史传承、文化教育、学习生活进行全方位联动。设计中主要结合并提取教会学校建筑中主要的元素,进行室内新旧形象及功能的置换,用展示与交流的方式实现历史建筑与教育空间环境设计的延伸。设计中对于教会学校建筑的研究还存在不全面的地方,还需要进行更细致的调研与实践,要通过更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

 

 


 

06 独立自理型老年人住宅设计研究——以华中大同济医学院老年人住宅研究中心为例

设计人:宾一帆  指导老师:王祖君

宾一帆,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师从王祖君副教授,在校期间,积极创新、踏实肯干,获得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大赛一等奖、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设计再造绿色生活展、中国手绘艺术设计大赛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荣获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知行优秀一等奖学金等荣誉。

 

设计概要

老年人住宅研究中心内部集中展示针对独居自理型老年人、合居自理型老年人、合居介助型老年人以及合居自理型老年人的各类老年人住宅室内设计,从日常生活到突发应急,从身体机制到心理考量,提出居家养老全方位解决方案。笔者选取其中的独居自理型老年人住宅进行设计,目标服务于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从事研究的师生学者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为使用者提供考察参观、为从业者提供学习研究等服务。

方案展示

平面图

老年人住宅研究中心主要分为户外展示区和室内展示区,室内展示区中老年人的活动性质分为公共功能区和私人功能区。户外展示区,利用长廊空间以图文形式展示自理型老年人的人群特点以及老年住宅设计的相关要点。公共功能区包括,门厅、起居室、厨卫空间以及休闲阳台;私人功能区包括卧室、卫生间和生活阳台。在设计时在住宅内的各个空间中均预留了直径1500mm的回转空间,满足轮椅通行、转向等行为的需求。

起居室效果图

起居室承载了老年人的多数居家休闲活动,包括阅读、手机在内的个人活动,也包括朋友聚会聊天,家人团聚等社交活动。在便利性的角度,起居室起到组织联系室内各个空间,减少与其他空间的距离,保证了居室的通达性。在舒适性方面,将起居室与阳台相连,为室内引入自然光,为室内创造了良好的物理环境。在适意性方面,利用沙发靠背形成隐形的扶手,可以为老年人的通行作支撑,照顾到老年人的心理意愿。

厨房效果图

厨房是老年人家务集中的空间。保证老年人家务劳作时的安全,是应当放在首要位置的。在厨房中采用全平设计,使用防滑的地砖,避免水或油污溅到地上使老人摔倒;厨房中水、电、燃气等设施较多,通过智能环境监测和体感监测,对厨房内的设施以及温度、气体和老人的身体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出现危险时,可阻断相应设施,并发出警报。

卫生间效果图

衡量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6项活动中有两项在卫生间中完成,因此,对于卫生间的设计主要从支撑老年人在空间中的自理能力入手进行考量,安全性和便利性是最重要的指标。

阳台效果图

在阳台的设计中,将阳台划分成了生活区和休闲区。不同区域发挥的功能有所不同。生活区主要作为洗晒、储物的空间,设置有洗衣机、电动晾衣架、洗手池和拖把池等,首要的考虑是其便利性。休闲区是以休闲放松、交往娱乐等功能为主的空间,打造一个舒适、适意的场所。

全局照明效果与照度伪色图

整体照度设计在50280Lux之间,全局灯光打开,最高照度可达500Lux。为解决不同场景、不同生活区域的各种照明需求,利用智能灯光调节系统来控制各种照明效果。根据空间结构和老年人对光环境的要求进行场景和功能设计,考虑到多个系统各个功能之间的联动控制,打造多种模式的照明效果,并依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动态灵活照明。

总结

本研究针对自理型老年人居家生活的设计原则,可概括为: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灵活性和适意性。以此原则进一步从视觉通达的平面空间、舒适安全的色带和材质设计、场景化的光环境设计,无障碍化的陈设、多维度的智慧化设计和自然体验式的室内空间等6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

 


 

07近代汉口工业建筑装饰研究

姓名:刘怡    指导老师:任康丽

刘怡于2019年跨专业被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生院录取,在就读期间积极参与工作室各项课题研究及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中南设计院、绿城地产、视觉设计公司等多方向进行实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在秋招中拿到三份offer,为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涯画上圆满句号。

 

研究成果——近代汉口工业建筑装饰纹样图形谱系

建筑装饰元素以各种形态存在,在人对建筑的感知中潜移默化的向我们传递其审美表达及意识形态,对它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用视觉去观察,更多的是去感受。通过对近代汉口工业建筑的调研与思考,现将自己能力所及的图文资料整理如下:

平和打包厂A

平和打包厂A

平和打包厂A

平和打包厂B

平和打包厂B

平和打包厂B

平和打包厂C

平和打包厂D

太古轮船公司

美最时电灯公司

美最时电灯公司

美最时电灯公司

三北轮船公司

沙逊洋行

美最时电灯公司

外窗装饰

 

平和打包厂A

平和打包厂A

平和打包厂B

平和打包厂B

汉口电灯公司

美最时电灯公司

美最时电灯公司

日清轮船公司仓库

日清轮船公司

新泰大楼

新泰大楼

新泰大楼

柱式装饰

 

平和打包厂A

平和打包厂B

平和打包厂B

平和打包厂F

南洋大楼

汉口电灯公司

日清轮船公司仓库

日清轮船公司

美最时电灯公司

新泰大楼

新泰大楼

新泰大楼

柱头纹样

 

平和打包厂B

平和打包厂B

平和打包厂E

平和打包厂B

汉口电灯公司

日清轮船公司仓库

和利汽水厂

和利汽水厂

美最时电灯公司

美最时电灯公司

美最时电灯公司

南洋大楼

南洋大楼

南洋大楼

南洋大楼

日清轮船公司

日清轮船公司

日清轮船公司

日清轮船公司

日清轮船公司

日清轮船公司

日信洋行

日信洋行

日信洋行

三北轮船公司

三北轮船公司

武汉电报局

武汉电报局

武汉电报局

武汉电报局

新泰大楼

亚细亚火油公司

亚细亚火油公司

亚细亚火油公司

亚细亚火油公司

亚细亚火油公司

亚细亚火油公司

3.5阳台栏杆装饰

大智门火车站

和利汽水厂

太古轮船公司

亚细亚火油公司

武汉电报局

新泰大楼

壁面纹样装饰

总结

本论文以近代汉口工业建筑装饰为研究对象,对其构造、样式、材质、颜色、纹样等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与总结,并将装饰纹样汇总为图册以供查阅。该研究主题是对近代武汉地域文化的传承,也能够呼吁大家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发扬与继承。其次对于近代汉口工业建筑的研究也是对文化遗产的另一种保护形式,并且能够为该类建筑的改造与修缮提供一定的设计思路与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武汉地方历史文化起到了补充作用。近代汉口工业建筑作为多种文化及设计审美交融下的产物,其建筑自身无论从哪个时代背景下看,其对于建筑美学以及装饰设计学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对建筑历史及装饰美学的又一补充。


 

08 儿童发展心理学下的幼儿园环境设计以华中大附属幼儿园为例

设计者:王静  指导老师:王祖君

王静,艺术设计专业型艺术硕士,在校读研期间担任过校新媒体负责人。联合景观工作室做过唐河入县国道改造、鄂南蒲圻市老城核心区复兴建设市政规划项目。在地产公司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获得过中国建筑学会、武汉市人民政府的设计比赛铜奖,2020年荣获华中科技大学抗疫先进个人奖。

设计概要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入手,首先通过概括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幼儿的身体发展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对国内外的优秀案例进行了整理,并进行了问卷反馈,归纳出幼儿园环境设计中的问题。针对问题,再从空间利用、功能组织、室内室外环境营造这几个角度总结具体的四个设计策略。

方案展示

平面图

建筑平面规划呈一个相交关系,开放化的空间布局,庭院面积为1664㎡,室内区域约为773㎡。幼儿在室外的不同位置与主体功能建筑具有良好的视线可达性和流通度,通过不同方向的室内空间墙体限定出与室外活动空间相联系的空间边界,幼儿能够感受到多方向的边界领域感,项目在平面规划中大致划分为了四个主要功能空间,厨房后勤、教学单元空间,服务管理用房,户外活动空间。

树屋

从儿童的视角和尺度出发,通过树屋增加儿童游戏交往互动的空间,树屋既有私密性内部围合空间,又有外部的活动空间,根据发展心理学中研究的交往距离设计开放、半开放、私密、半私密的空间空间级别。通过对游戏器械的空间设计,将交往活动控制划分为为单人、双人、小组交往多种交往行为。

阅读角

在幼儿园内的一侧设置了阅读角,通过开放性空间和大面积的铺装,为灵活多变、多元功能、创造性的活动内容提供了支持性空间,有利于儿童的群体交往和学习交流,放松身心,迸发创意性灵感,同时为诗歌比赛、表演等提供了户外活动空间,增强场地活力。

屋顶花园

在项目中屋顶花园被分为了观赏区和种植游戏区两块,在二层种植游戏区设计中,聚集在这里的幼儿大多为4—6岁的中班或大班儿童,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通过在紧邻种植区域的场地,设置座椅公共设施,不仅为幼儿提供园艺种植的乐趣还能引导混龄儿童的交往互动。

 

图书馆

图书馆整个空间以兔子洞延伸而来的,圆、半圆、圆弧这些元素语言的循环应用,点缀在空间的每个角落,增强了空间的生命力与亲和力,活跃了孩子们的学习氛围,柔软的坐垫、抱枕,提升阅读区角的温馨舒适感。为孩子营造一个具有安全感的精神环境,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环境中。

公共活动室

3—6岁的儿童对于空间、色彩、玩具、思维培养都处于敏感期,因此空间灵活开放,才能达到满足儿童多元功能的需求,将空间的另一侧设置了可供群体交往的台阶式座椅,儿童可以自由的在台阶上嬉戏、游走、阅读,充分利用台阶,增添儿童对空间的好奇心、兴趣感、新鲜感。

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儿童发展心理学,以及国内外案例分析、实地调研,总结出我国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欠缺和不足;分析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总计出幼儿园设计的原则、策略,并总结出了设计层级的流程图,为激发儿童的身心发展幼儿园环境提出具体设计方案。总而言之,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念的分析理解,更加的认识到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将来的幼儿园设计中,设计应该从多种视角去考量,建立起更丰富的评价体系架构,发挥环境的教育性,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


 

09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展示设计研究——以罗田白莲河水库湿地生态展馆为例

设计者:张卉旭   指导老师:冷先平

张卉旭,艺术设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早稻田大学留学一年,期间获得JASSO奖学金,JLPT日本语能力测试等级N2。发表书评文章于《出版人》杂志。研究生期间在地产公司实习,参与南国中心一期二期项目室内设计。偶尔读读书,偶尔随便拍拍照。

设计概要

本设计分析了空间叙事学和生态展馆叙事性展示设计的关系,基于空间设计手段、可持续理论、生态学、展示设计的研究分析,提出生态展馆叙事性展示设计的要点、原则和方法。总结部分设计实践的经验,促进基于空间叙事逻辑的生态展馆设计的创新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基础,进一步研究展示设计的可能性,将空间叙事学运用于展示设计中,为湿地生态展馆类场所空间上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思考形式,同时促进生态环境文化的传播。

方案展示

一层平面图

一层的展馆以生命为主题,名为生命之馆。设有生态展厅、多媒体展厅、湿地展厅、以及主展厅。本层的展区划分提取了江河流动的形态,代表了生态环境繁荣时期的事件与运动形态,使人们在参展过程中了解湿地生态系统。

二层平面图

二层的展馆以环境污染为主题,名为摧残之馆。分为发展之路、沉思之路与主展厅三部分。不规则的弧形墙面来自于工业污染——烟雾的流动轨迹,使人们在其中对生态污染背景下生物的迷茫与痛苦产生共情,体会生态污染的严重后果。

  三层平面图

三层的展馆以生态保护为主题,名为救赎之馆,经过一个红色的、压抑的楼梯来到三层,走过一个名为绿色的走廊,视觉豁然开朗。本展厅展示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生态修复的手段与成果。

 

一楼门厅效果图

门厅处使用波浪形的木条构成背景墙,整体造型较为灵动,给人联想生命灵动的空间。

 

湿地生态展厅效果图

湿地生态展厅的走廊与天花提取白莲河的形态,采用流线型设计。走廊两侧设有水池,其中放置墨绿色玻璃柱,象征着生命起源与希望,作为序曲,呼应湿地生态展馆的主题。木质基调贴近自然,作为地面与天花主要材料。

主展厅效果图

主展厅的生态展示台中展有白莲河库区特色生物的仿真模型,中央有一大树模型,与上方由不规则多边形组成的多层木制装饰相连。二者相结合,象征生长与生命的繁荣。

发展之路展厅效果图

发展之路展厅主要简述人类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逐渐破坏的过程。地面时间线对应展墙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同时起到引导游客前进的作用。逐渐增高的柱子表现出堆积这一动作,象征人类发展的推进,生物生存空间缩小。天花板采用的金属装饰是工业的产物,是反自然的,引出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破坏这一议题。

三层主展厅效果图

三层主展厅展墙均呈直线形,整体基调是清澈、宽敞、明亮的,游客抬头可见叶子形状的天窗,整个展厅的采光主要是天窗投下的自然采光。叶片形状天窗及其投射下来的自然光均象征生命与希望,呼应三层重生之馆的主题。

总结

根据罗田白莲河水库生态展馆所在基地的现状,分析优势劣势发展潜力,确定设计方法,设计规划展示室内三层结构和相应的室外环境区域。对展馆的流线、空间、节点进行了详细处理。结合叙事框架与形态生成逻辑的构建,确定了叙事要素与情节编排的设计细节,并通过总体方案的设计,结合前文的理论性内容和实践性指导,探索了一种基于现有理论和方法上更加生态化可持续的生态展馆叙事性展示设计手法。

 

 

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系2022MFA研究生毕业设计成果展精彩还将继续......”

 

 

华中科技大学

4118云顶集团设计学系

编辑/宾一帆 黄琬

审核/王祖君

 

 

 

 

4118云顶集团 - 澳门云顶国际welcome © 版权所有 http://www.eatsathome.com/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南四楼N104室
邮编: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56714
院长信箱:mcli@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