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系读书会(第三回)

发布时间:2018-06-06 作者: 浏览次数:

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系读书会(第三回)


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准备,201862日,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系研究生读书分享会终于迎来了第三波高峰。在这里,老师与同学都沉浸在探寻、发掘、交流与分享的氛围里。“古砖可谓是一座城市的DNA,它们深埋于土壤,记载了城市的根源脉络,讲述着城市的往昔记忆”,此次现场探寻武汉砖石文化,使大家能够现场了解到历史建筑因何而来,从何而来的过程,明白了“砖”作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印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次乡间探访变身为艺术与历史交融的五彩世界,让同学们能够触摸历史,挖掘真相

读书会邀请到武汉文史专家王汗吾老师、董玉梅老师,武汉民间古砖收藏家刘文斌老师,湖北省图书馆研究馆员昌庆旭老师,以及4118云顶集团的任康丽老师、吕宁兴老师、张健老师黄涛老师、汪浩老师。设计学系18名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读书会活动。


一、准备过程


201861日下午,在任康丽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积极投入现场读书会的准备工作。为了现场读书会圆满完成,前期老师及同学们收集了大量中国砖石资料,拜访武汉民间古砖收藏家刘文斌老师,聆听武汉砖石发展历史,并由专家指定了此次现场读书会采访地点汉南水洪口、窑头沟。昌老师拟出了同学们考察的主要内容以及寻访问题:


1、水洪口、窑头沟造砖的起始时间及其原因?

2、窑工、窑匠之来源,九省十八县三千窑工来自何地?

3、砖瓦营销商与窑老板知多少?有哪些招牌、字号?

4、窑口规模,大、中、小,一窑砖的产量,烧火时间,生产周期?

5、砖瓦生产工具知多少?水洪口、窑头沟造砖业的没落时间及其原因?

6、使用水洪口、窑头沟砖的历史建筑知见录。在武汉有哪些建筑是用了该地产的砖?

7、砖瓦上装饰图案含义?


    另外,每位参会同学都需阅读并携带一本关于武汉历史建筑及砖石文化的书籍以便与参会老师交流。书籍包括:《古砖经眼录》、《秦砖汉瓦》、《天工开物》、《武汉老街巷》、《武汉里巷故事》、《武汉老地名》、《老房子的述说》、《百姓里分》、《汉口五国租界》、《武汉中山大道》、《徽章上的武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历史建筑保护及修复概论》18本。


 

读书会携带的18本书籍


任老师带领吴雅贤、张媛媛同学给大家准备简易干粮


二、寻访过程


62日当天,参会人员乘坐校车来到汉南金城村,拜访三代在此造砖的窑匠王友才老先生,聆听老先生讲述祖上千里迢迢从家乡来到汉南开展砖石生产的过程、以及当时产砖的样式,也了解到为何在日本人要求下生产出不同规格砖的历史,探讨此地为何会生产这么多不同品种、不同标志的砖等等问题。每每讲到砖时,王老先生脸上表现出自豪的神色,为同学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关于砖的历史课。


车上同学们人手一本书籍并认真听取昌老师对武昌城的讲解、文史专家王老师也在认真阅读、思考


王老先生展示仅存的一本《王氏宗谱》,昌庆旭老师给大家细致讲解,王老太太给大家分发栀子花


三、寻砖过程


此次现场读书会共有三站行程,第一站我们来到汉南窑头村,参观了当地湖北传统民居的红砖建筑,在老师与收藏家的引导下挖掘找到了几块品质不错的老砖,并带回研究。


王汗吾老师、黄涛老师、任康丽老师在老窑址上探寻古砖、旧瓦


其后我们来到与窑头村相隔不远的金城村,在当地造砖匠人王老先生的带领下,找到老窑址。其残貌纳入眼帘,摸寻到一手砖灰泥土,感受到砖石的独特魅力。


 

江边老窑址上捡到“YTK”古砖和三角形古砖


最后一站在水洪口的乡野小道上,观赏到沿途的乡村景象,挖掘出刻有不同纹饰的方砖,了解到这里砖石制造的历史及制造技艺。

 

董老师、昌老师、刘老师认真访谈,并与屋主在百年住宅下合影


四、乡间野趣


   在调研武汉近代砖石文化的同时,老师与同学们久违的脱离繁忙的城市生活,游览乡村小径、沿江堤坝,感受乡野生活,这里有村民的宗教礼拜活动,城市所看不到的家禽养殖,随处可见的绿植花卉,可谓在学习研究武汉砖石历史文化的同时,体会到乡野休闲生活。


刘文斌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乡村田野现状


 

20B94

王老先生、刘老师、王老师走在沿江堤的小径上探寻砖窑历史

 

乡村的家禽养殖吸引着同学们

 

乡间随处可见的绿植花卉和无数只蝴蝶

 

五、收获与感受


汤同学:62日在武汉文史专家们的带领指导下进行了汉南窑头村古砖寻访学习。眼前的红砖老宅,耳畔的讲解诉说,手中的一砖一瓦,都在把武汉某部分历史记忆拼凑还原。正如昌老师所言,古砖可谓是城市的DNA,它们深埋于土壤,记载了城市的根源脉络,讲述着城市的往昔记忆。如果没有砖家们如痴般的执着,那一座城的历史轨迹也许就随着这些砖一同埋葬了,实为一大憾事。因此,对于他们,我时常怀抱感谢和感动。

至于我们这些懵懂的学徒,能将老窑址的残貌纳入眼帘,能摸寻得一手砖灰泥土,能收获砖家对于古砖历史的解惑,大抵就是我们对于历史文化最诚挚的致敬。

在王老先生和刘老师的带领下,汤同学手拿古砖、屈同学背着古砖大步走在江堤上


吴同学:62日,参加了老砖的调研活动,任老师提前为大家准备了书籍、资料、干粮,路途中专家们为我们讲解了此次调研的目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背景,活动井然有序进行。看来,一切前期付出的准备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活动过程中,老师和专家们明显比学生热情更加高涨,他们引领大家探索,专注于讲解、寻宝。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学者、师长应该具备的优良品德,他们求知若渴、学无止境;他们乐于交流、分享, 将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作为己任!

通过这次寻访活动,让我了解到更多的中国文化,师长们的风范也深深的影响着我!师长皆如此,我们后辈更应该努力学习、勇于探索!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同学们开心的走在江堤上,程同学和徐同学还提着厚重的古砖


姚同学:这次调研走了很多路,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这里的每一块砖都是独一无二的。上面有制造的地名,有的已经泛黑,有的早已随着岁月风化......这些都见证着岁月的痕迹。当下,武汉很多老建筑已经或正在消失,我们只能通过文本和图像来了解这些建筑因何而来,从何而来。也很难会有置身于历史建筑之间抚今思昔的历史厚实感。厚实感不足,归属感和认同感自然也会浅薄很多。

然而,就其历史价值而言,笨重的古砖同样是历史的见证,对地方文化的保护将起到很大的作用,砖是一个建筑最小的单元,它们承载了汉口建筑不同时期的信息,是组成老汉口人的共同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的来说,我觉得研究古砖很有意义,这次调研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屈同学:对于历史的亲身接触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是带着点兴奋好奇的感觉。一块小小的砖头,里面的故事却见证了多少的历史岁月。这次寻访有刘文斌老师对砖头的独有情忠,有老窑工王老的往事回忆,有各个老师对历史追寻的执着。历史不光光是倾听,自己去亲身触摸的时候才能感受得到,活动中有着“YTK”字印砖头的解惑,也有记录中国那段屈辱历史时期给日本人烧造砖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是武汉这座城的历史记忆。书包里背着一块块砖头,沉重的是历史的韵味。

 

黄同学:此次调研在任老师的组织以及各位老师的协助下圆满完成,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些热爱历史,热爱研究砖文化的老专家们,也从八十多岁的老先生口述中了解到了上世纪的造砖方法,了解到了当年的产砖盛况。

在金城村的访谈中,老人家虽已八十好几,但身体硬朗,思维清晰,从他家祖先落脚此地开始,讲述了为何扎根此地的原因、以及当时产砖的样式,也探讨了为何给日本人生产不同规格的砖,探讨了为何此地会生产不同品种、不同标志的砖等。每每讲到砖时,老人脸上表现出自豪的神色。为我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关于砖的历史课。

砖是我们最能常见的,也是最能承载历史的物件,是城市的DNA。研究古砖,也就是从另一个角度触摸历史,挖掘真相。

 

董同学:本周六在任老师组织下,我们对窑头村、水洪口的古砖及窑址文化进行调研。在此次寻访活动中,我们深入窑头沟,不仅实地的走访窑头沟的砖作遗迹,还意外扩充了对湖北民居建筑装饰的了解。

在窑头沟的调研中受益良多的是当地窑工王友才老先生为我们讲解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窑头沟砖作的兴起与落寞以及制砖的工艺,让我充分认识到一块不起眼的砖头背后所蕴含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在聆听各位老师以及武汉文史专家们的讲解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窑头沟几代近百年技艺的传承精神与匠人文化,认识到对于文化古迹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感谢这次的现场读书会活动让我真正跨出了实践知行合一的第一步。

郭同学:有幸跟着老师们去到了汉南的窑头沟,虽然往日的砖窑已不在,窑址上也已遍生荒植。但散落在四周土地上的细碎青砖和残破瓷片仍然在执着的宣告着它往日的繁盛。这座长江边上的砖窑,昔日也定燃着熊熊的窑火,一日阅尽江上千帆吧!

在窑头沟的金城村里,老房子的檐角装饰既遵循着古法,又能感受到西洋建筑的影响。武汉自有了租界之后,为了迎合大量兴建的租界建筑,砖窑烧制出更丰富的品种。在修建租界建筑的过程中,也融入西洋建筑的装饰手法。窑匠们吸收融汇了一些技巧,制作成红砖、青砖,因而产生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这些风格独特的老房子。岁月化在风里,时间却会定格在记忆中。和村民们交谈时,能强烈感受到他们对砖窑历史的骄傲,仿佛失去的砖窑仍威严的高耸在江畔......

这次的探访不仅了解到砖窑的遗存现状,更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力量。

感谢这次参与设计学系寻访活动的所有专家们和老师们!


 

 

图文编辑:张媛媛

编辑修改:任康丽


 

4118云顶集团 - 澳门云顶国际welcome © 版权所有 http://www.eatsathome.com/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南四楼N104室
邮编: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56714
院长信箱:mcli@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