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 “U+L”城市与景观新思维学术简报(二)
前言:由4118云顶集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中国园林》杂志社主办,湖北博克景观艺术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阳明文化园、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新建筑》杂志社等单位协办,4118云顶集团景观学系承办的“第8届城市与景观‘U+L新思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博克’杯全国大学生概念设计竞赛”,已于2018年11月11号顺利闭幕,该次会议共有32场学术报告,现将上述报告根据录音进行精整并分期推送,以觅读者需求。
第二场报告由刘滨谊教授主持,报告学者分别是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与重庆大学杜春兰教授,下面就两位学者的报告之精粹进行摘录呈现。
刘滨谊教授
主旨报告三:沙漠土壤化的原理、实践与前景
报告人丨易志坚 教授
易志坚教授
易志坚教授以“沙漠土壤化的原理、实践与前景”为题,简述了我国沙漠化的严峻形式,从力学原理、研究历程、技术特点、技术优势、技术成果应用五个方面阐述了沙漠土壤化的原创性成果。其思想要义为:土壤颗粒间具有的结合力使土壤成为植物自然生长的的理想载体,而沙子是一种离散体,不能贮存用于植物生长的养分;若在其中加入约束材料,便掌握了沙子向土壤状态转换的力学密码——万象结合约束(简称“ODI约束”)。
该研究2016年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进行过25亩“沙改土”的种植实验,2017年还在该处扩大完成了4000亩“沙改土”;2018年,该成果在内蒙古、新疆等多地进行土壤化实验,总面积达10000亩。2018年内蒙古试验地种植农作物、瓜果蔬菜、牧草、灌木、树木等种类达80多种。实验发现ODI约束使土壤颗粒约束大小、土层厚度与结构发生改变,并因此促进了植物生长,不仅茁壮,而且根系特别发达。因此,ODI约束呈现出生态恢复见效快、可持续性强、保水保肥、节水效果明显、植物生长旺盛、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效果好等技术特点,同时还具备环保无污染、规模化施工、经济性好的优势。解决了沙漠有水仍不能生长植物的难题。
易教授还展望了该项成果的应用前景:(1)仅以阿拉善为例,乌拉布和沙漠每年1亿吨沙子排向黄河,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三大沙漠有握手、连成一片的趋势,运用该技术,能有效遏制这种趋势;(2)可用于荒漠草原进行适度的农牧开发利用;(3)可在岛礁绿化、公路铁路沿线绿化方面运用;(4)服务“一带一路”,为沿线沙漠国家提供生态支持等。
最后易教授呼吁让沙漠回归生态,让植物回归家园;希望其在生态恢复、景观绿化的一体功能能拓展至风景园林领域。(王之羿整理)
主旨报告四:尘埃落定——回归的在地性研究
报告人丨杜春兰 教授
杜春兰教授
在风景园林领域已有类似园艺疗法、芳香疗法、药草疗法等针对人的心理、身体健康的治疗方式,而杜春兰教授则从 “在地性”回归方面提出了对健康景观的新理解,认为在地景观是地域文化的结晶,它不仅满足了社会的物质需求,更体现了人们的观念意识,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生活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精神需求,人们在欣赏这种地域景观过程中能产生对文化的认同,并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从而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报告的第一部分,杜教授从物质载体与精神需求两方面对在地性及其景观进行了解读。在物质载体方面,以三峡库区为例,建立了其在地景观的空间信息库;在精神需求方面,以万州地区的七处在地景观为例,对本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场所依恋模型进行测评,以此把握不同人群对既有场所的依恋差异,为了解人地关系情感提供一个有效的观察角度。由此还得出一系列结论:(1)活力越大的特色空间,情感依恋越强;(2)外显越强的特色空间,其情感依恋越强;(3)内涵映射越强的特色空间,其情感依恋越强。
在报告的第二部分,杜教授以万州静园为例,阐述了“恢复再现,激活重生”式的“在地性”设计方法,即通过对场地历史文化梳理,结合场地条件和设计要求,提取重要的具有在地特征的设计手法或景观要素进行解读与重构,在恢复再现的同时,还使场所得以激活重生。
最后,杜教授认为,在地性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跟进式设计过程。在地性研究是对人的情感回归的研究,通过对物质载体和精神需求两方面的在地性探析,得到在地景观空间与情感依恋之间的关系,由此进一步指导在地景观的设计实践,同时反馈到在地性的研究之中。
撰稿:王之羿
吴雪晴
审核:万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