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教授
在春节前后登上《百家讲坛》
为大家带来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第一季
八个主题,八个故事
王府兴衰
这一集从恭王府被重新发现的过程切入,以中国传统礼乐文化和建筑礼制规范为背景,沿着历代主人对王府的营造和改造这条线索,介绍恭王府建筑的性质、等级形式、尺度规模、空间格局,分析恭王府在当时建筑礼制大框架中的等级规格和王府建筑在古建筑体系中的历史定位。
这一集介绍恭王府建筑建造技术、材料、工艺、装饰等,分析建筑主人的精神与物质追求,以及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材料、技术上的奇妙构思和建筑装饰上的文化蕴含。通过讲解建筑结构特征和建筑上各类装饰构件与纹样细节,介绍传统儒家中庸思想和人文理念在建筑营造上的具体表现。
诗意空间
这一集以恭王府空间布局为背景,围绕当时豪门大族日常生活起居内容,谈恭王府建筑理性与浪漫相结合的空间意蕴。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在当时如何满足主人的家庭生活、人际交流和自我修养的要求,解读中国传统建筑观念的历史价值,阐明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的现实意义。
家国千秋
本集着重讲述太庙建筑在中国古代祭祀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形制演变过程。围绕天子太庙和诸侯宗庙的发端和改变,结合历史上关于宗庙营造和制度改革的具体人物事件,讲述宗庙建筑在传统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精神象征意义,以及太庙建筑与都城、宫殿建筑的布局关系和太庙建筑形制的变迁过程。
太庙风云
这一集依托古代皇家祭祖活动的仪式内容,阐明中国古代人文祭祀活动的基本特征。结合历史上有关祭祀仪礼和具体人物事件,讲述太庙建筑等级制度规范和各部分主要功能布局以及主要殿堂建筑等级规制,分析传统社会皇家祭祖活动的主要礼制规范及其发源和意义。
泱泱大学
国子监作为中国古代官学系统的最高代表,其建筑布局、形制鲜明地表现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一脉相承。这一集结合当年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着重介绍国子监的“庙学一体”的空间布局特征和明堂辟雍的形制传承。解读国子监建筑的等级形制及其象征意义。
文脉传承
中华文明早期通过“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选择了人文理性的发展方向,面向世俗阶层的知识文化教育就成为了文脉传承的主要途径。从夏代(二里头文化)就产生了学校这一教学机构的雏形。从文字产生开始,造纸术的发明,印刷术的普及,每一次文化载体的进步都导致学校的形制以及受业对象的改变。这一集沿着这条线索,介绍中国古代学校建筑的发展源流和国子监建筑的形制的形成过程。
学海无涯
这一集以人才选拔制度变迁为线索,介绍科举制度的建立以及全国性官学体系的建立完善。在此背景下国子学(国子监)作为国家管理人才的培育基地,其崇高的历史地位逐步确立。同时结合历史上太学师生的趣闻轶事,介绍太学体制的演变和国子监学舍建筑使用功能及管理制度。
文字有限 难述古建瑰丽多姿
图片所及 难言文物身后历史
@HUSTer们
快来跟随李纯教授
一起倾听古建筑的故事吧!
附观看链接:《百家讲坛》 20210208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第一季) 9 王府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