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澳门云顶国际welcome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澳门云顶国际welcome > 正文

砥砺奋进,继往开来——建筑系2015-2018工作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9-03-29 作者: 浏览次数:

2019年3月21日,建筑系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对2015-2018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系领导班子四年的工作进行考评,对新一届班子进行民主推荐。黄亚平院长、钱思书记, 李晓峰副院长、蔡新元副院长、何立群副书记、耿虹主任、万敏主任等参加了会议,建筑系主任谭刚毅副院长、副主任姜梅、刘剀、刘小虎做了工作总结汇报。

35D8A

2014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以优秀级通过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评估(2014年),在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中排名B+(6-10名)(2016年),成绩斐然,进步可喜。

8254

1本科教育方面

1) 卓越计划引领,明确教育定位

重视全科教育,更重视全人教育,不仅培养设计能力,也培养能够运用建筑学的知识系统认识社会和自然的能力。在建筑课程设计课程中,通过“发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空间转换—设计表达” 整个过程4种能力的培养,综合培养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能力。

建筑学是空间科学,教学体系除了关注建造、工艺等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也关注场所、社区等对象/目标,还关注新的趋向如环境/行为科学、新工具/媒介……除了建筑学核心问题的教育,也不断拓展外延,面向新工科,面向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状态、社会行为、城市转变、技术变革等不断出现的新议题。我们的教育定位是: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

2) 完善教学体系,推进分类培养

8CE1

注重教学体系的特色改革,彰显理论和创新,形成了2+1+1+N的课程体系。在高年级实现了部分方向的精细化培养,包括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设计、绿色建筑方向等,学生除了通常的的证书,还会另外获得专业教育结业证书。

3) 拓宽国际视野,创新培养模式

594C3

开展了中欧、中法、中英、中美等一系列联合设计工作坊,并且邀请大师讲堂、工匠进学堂、企业进课堂。邀请法国著名建筑教育者菲利普•葛汉进行的美术联合教学,练习各种细微的感知与表达能力,极大的拓宽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1136

注重真实建造的体验,完成了中法建造节、亚洲建筑城市联盟建造节、国际高校建造大赛、粤港澳大湾区及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冰雪建造节、海峡两岸建造节等一系列建造节。

4) 注重培养环节,激励教研成果

严抓设计教学环节的培养,除了在各年级开展公开评图、中期/成果答辩,更注重各个教学环节的把控,从场地踏勘、方案设计、建构模型、联合评图、甲方对谈、材料研究整个过程都让学生有所收获,学生作业获得UIA大赛金奖。

在毕业设计水平难以得到保证的大环境下,我们的毕业设计实现了稳步提升。

教改教研方面,完成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项目(培育)2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4项,教研论文21篇。毕业生被哈佛大学等顶尖的研究生院录取,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2 研究生培养

1) 完善培养计划,加强课程建设

大大增加设计课占比,毕业设计实现匿名盲审,其中有半数是外聘专家。参加全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观摩展。

2) 优选培养基地,实训效果显著

建设了大批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强化研究生企业实践;建立高校和企业双导师制,并聘任何镜堂、程泰宁、孟建民、郭明卓、倪阳、仲继寿等院士和大师为校外导师。

3) 拓展培养方式,加强国际交流

长期邀请企业导师进课堂,持续举办校企联合教学。中欧新能源学院双学位研究生首次实现了和欧盟共同培养;成功举办了与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代尔夫特建筑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等一系列国际联合教学。

初步实现了研究生课程教案双语化,《欧洲历史城市与建筑设计专题课程》在欧洲授课,与国际一流大学研究生课程并轨。

4) 注重培养环节,评估制度建设

完成了专指委专业评估、教育部学科评估、授权点合格评估、授权点自评估等系列工作。在招生、推免,开题盲审答辩等各个方面完成了细致的工作,全面完善研究生管理文件,促使研究生管理更加规范化。开展研究生招生夏令营,努力提高生源质量。

3 学科建设

1) 国际交流平台

利用学校平台,克服地缘劣势,实现国际交流资源最大化。组织了大量的联合教学,完成了一系列合作办学协议的签订和升级,留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和法领馆长期联系,在校内积极对接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处、中欧新能源研究院。

中欧建筑节能双硕士研究生项目有三届共35名研究生在读,2018年有8人获得欧方双学位资格,是我院首次和欧盟成批量联合招收双学位研究生,在第4轮学科评估中,是表上唯一认可的、教育部评估合格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实现留学生教学管理常态化,成立留学生工作小组,建立微信群加强联系。2014年4118云顶集团成为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及校长奖学金重点支持单位,每年在校留学生数量达到40人。

依托双一流国际交流促进计划,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在双学位、国际会议、教授互访、国际联合课程、联合工作营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工作。

实现了对外交流的影响力升级,打开视野,提高层次,形成了稳定的国际交流通道:欧洲基地、联合国人居署场所营造联盟、以及中法通道。

2) 学术会议讲座

412FD

依托业内富有影响力的期刊《新建筑》杂志,每年春季和秋季固定举办两场新建筑论坛,并持 续开展“新建筑大家讲坛”,组织了系列有影响力的学术讲座。

6AFD7

3) 服务科研实践

建筑系共计承担主要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25万元以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项目获奖的层次和数量不断攀升。

8CEEF

4) 服务社会

完成了精准扶贫、社会资政、文化输出、教学输出、规范编制等系列工作。在红安的精准扶贫、在云南省临翔区的非遗扶贫得到表彰,在武汉市、湖北省的系列提案起到有效作用。将土家吊脚楼推进了威尼斯双年展。

以我系为主导的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全国各地开花。发表系列著作获得湖北省社科一等奖,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并获得很好反响。

4 反思与展望

2015~2018年建筑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排名稳步上升,面临国内同行齐头并进的竞争,我们也要未雨绸缪。

1) 引进人才,建设团队

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形成了系统性很强的教学体系,在历史理论、文化遗产环境行为、城市设计、建筑技术、绿色建筑、算法表达、建造工坊等方向形成了稳定的纵向学科团队、横向教学团队,做到建筑设计为核心,历史技术艺术并重,保证了教学的开放前沿性。

师资力量已经成为最大的短板。目前有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讲师14人,由于近几年退休人数较多,现在在岗37人(上轮评估为51人),目前在校本科生410人,硕士生245人,博士生30人,师生比达到1:11。希望全体老师共同努力,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和梯队建设,大力引进优秀中青年人才,组建更为完善系统的教学团队。

2) 质量推进,应对转型

放眼全球建筑教育,我们的培养过程质量仍有待加强。在教学成果奖、精品视频公开课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科教育中,部分课程质量滑坡,面向未来的探索和技术应用严重匮乏,研究生生源质量不佳,科研基金和论文的数量不足,国际交流亟待加强……未来,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促进学术转化,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学科实力。

106A1

最后,建筑系全体教师采取匿名投票方式,对系班子2015-2018年的工作进行了测评。汇报结束后,学院领导与教师代表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交谈,仔细听取了教师对本系及学院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大家踊跃发言,提出了教学研究团队建设、减轻青年教师负担等一系列有实效性的建议。

汇报交流持续近4个小时,整个活动全程,学院领导及全系教师群策群力、共谋发展,为建筑学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118云顶集团 - 澳门云顶国际welcome © 版权所有 http://www.eatsathome.com/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南四楼N104室
邮编: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56714
院长信箱:mcli@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