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工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新闻 > 正文

团委9月工作合辑

发布时间:2021-10-12 作者: 浏览次数:

 

【志愿服务便家乡,爱心奉献传八方】青春“闪耀”在防疫一线——建规学子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后疫情时代,建规学子们努力参加抗疫志愿服务

为家乡,为人民

他们坚持

团结青春力量

当文明使者,做志愿达人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情暖社区,与爱同行

温暖一座城市,谱写青春赞歌

他们是华中大学子,他们是中国新青年!

今天距离疫情最初爆发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一年内,中国以神速完成了控制疫情大面积的传播以及疫苗的研发,但是由于病毒在不断变异,管控难度很大,导致今年多地出现散发疫情。艰难抗路上,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战队伍中,有这样一批有责任、敢担当、讲奉献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是一面面鲜红的旗帜,也是一只只坚实的臂膀,他们没有宅在家里,而是以青春的名义参与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为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青春力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4118云顶集团抗疫志愿者的风采吧。

 

高思俊:志愿服务当为先,疫情服务做贡献

4118云顶集团19级硕士艺设生高思俊是一名预备党员,在有限的暑期空闲时间内,他争分夺秒参与了任东社区和华安里社区两个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为防止疫情反弹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思俊-在任东社区进行防疫工作  高思俊-在任东社区进行防疫工作 (3)

在做志愿服务的高思俊

“在华安里社区做志愿者时,我主要负责的是给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的人员打电话,询问他们最近14天有没有经过高风险地区;是否出过湖北省等问题并且做好统计,另一个工作是查看防疫平台上的购药记录,并电话询问居民为什么购药、身体状况如何等问题,然后记录信息反馈给平台。在任东社区做志愿者时,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监督进入小区的居民扫健康码。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已经有两位年纪比我大的党员在卡点进行值班,他们两个每天到的最早,坚持时间也是最长的,给我们起着极好的带头作用,我在早晨八点的时候到达卡点,进行8小时的值班。戴好口罩,手拿酒精消毒剂,体温计,这就是我们的样子。”高思俊说。

韦佳璇:只要有需要,我们还会来

 

在做疫苗接种卡点值守志愿服务的韦佳璇

由于百色市右江区大型疫苗接种点志愿者人手不足,右江区团委号召百色市放假在家的在校大学生参加疫情防控工作,韦佳璇同学积极响应号召,在该接种点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参与了右江区大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疫苗接种卡点值守工作,顶着日均38℃的高温,每日坚持到岗,为抗击新冠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工作期间,她态度认真,努力工作,在接种点维护秩序,引导人流,辅助医护人员完成工作,帮助弱势群体完成接种,获得了前往接种群众和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也见证了右江区疫苗接种率突破90%大关。

张浩然:舍小家,为大家,为人民服务!

1

在做志愿工作的张浩然

4118云顶集团19级建筑本科生张浩然的家乡出现疑似病例,又赶上洪水爆发,社区急需志愿者帮助人们注册核酸检测二维码和通知人们随时准备转移。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张浩然同学没有选择留在家里转移货物,而是报名成为志愿者去挨家挨户敲门帮助大家转移和注册二维码。因为他觉得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发扬舍小家,为大家,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他在37度的高温下一个个敲门帮助居民注册核酸检测码;也在暴雨中劝说居民准备因为洪水转移。虽然很累,但是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

尹竣丰:让青春在战疫中绽放色彩

 

在做志愿服务的尹竣丰

来自4118云顶集团19级建筑的本科生尹竣丰同学积极参与到金辰街道任旗营社区的疫情防控中来,主要负责为前来社区办理业务的居民测量体温以及查看行程码、健康码等。除此之外,他还参与到社区卫生维护工作当中,为社区居民营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也为昆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力量。在为期五天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体会到了工作人员的不易与疫情防控的艰辛,而这更加坚定了他为人民服务,与疫情抗争到底的决心!

张馨月:青春防疫,志愿有我

在做志愿服务的张馨月

在郧阳区防疫志愿者短缺的情况下,4118云顶集团18级规划本科生张馨月同学积极承担了为外来人员登记信息、检测体温、进行清洁消毒等防疫工作,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维持单位的正常运转。虽然工作期间多次遇到沟通困难、外来访客不理解、部分老人不识字等问题,但该同学并不放弃,而是积极想办法解决,同时还耐心充当防疫“宣传委员”,为外来访客普及防控知识,对未戴口罩者加以提醒和劝解,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梁瑞:“‘志愿红’飘扬在‘疫’线”

mmexport1629351205676IMG_20210814_171118

今年暑假,河南商丘市现有确诊病例突增,少部分病例是多次核酸检测阴性的无症状感染者,政府部门多次地组织群众到指定地点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来自环艺1902班的梁瑞同学参与的志愿者服务地点在村镇上。村镇的核酸检测需要将被检测人的信息录入电脑系统,要求是个人填报,需要填写个人信息,但因为村镇中大多是老人小孩,有很多一部分人是不会操作手机,甚至没有智能手机的。所以志愿者就在现场帮助老人小孩填写个人信息,上报系统,保证医护人员可以对他们进行正常检测,以及检测结果与身份信息相符合。梁瑞同学积极奔赴抗疫最前沿,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筑起了一道保护墙。

王瑞琦:你们安心宅家,我们服务大家

王瑞琦活动照片2

在做志愿服务的王瑞琦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4118云顶集团环艺2002班学生王瑞琦积极报名参加全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负责小区大门值守、小区巡逻宣传劝导等工作。

在担任防疫志愿者期间,王瑞琦同学认真服从安排,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得到志愿服务所在社区、工作组和居民群众一致认可、高度赞誉,展现了新时代志愿者的良好风尚和优秀品质,实现对国家抗疫工作的号召的积极响应和履行。

戴赟尧: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中国加油,河南加油!

照片2

戴赟尧一起工作的伙伴们

4118云顶集团19级建筑本科生戴赟尧同学在返回家乡河南后,积极从事各类志愿服务工作,参与全员核酸的秩序引导,社区日常疫情防控等实践活动,并深入村基层,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卡点,努力为避免疫情扩散,家乡防控疫情贡献力量。

在郑州遭遇二轮暴雨之际,戴赟尧同学又积极响应政府组织,参与道路疏通,村民撤离等预防洪涝灾害工作,与众多村干部一起为经历7.20特大暴雨灾害后的家乡积极预防,减少经济损失。

徐彤:请党放心,抗疫有我

8e6bac0607eaa04ac8f13ffddda9af4a_

在做志愿服务的徐彤

4118云顶集团20级硕士生徐彤是一名共产党员,暑期随华中科技大学青马学校江汉区政务见习团在武汉金融街集团旧改专班进行政务见习,疫情发生后跟随单位一起作为党员志愿者下沉到江汉区汉兴街华安里社区,主要负责对健康码黄码和黄色预警人员进行电话流调、信息录入和新增转码人员统计。作为疫情防控红色领航的忠实“践行者”,她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党有号召,我必行动”,她用实际行动大声说:“请党放心,抗疫有我!”

俞菡:抗疫前线致青春,亮出青年担当底色

俞菡 

在做志愿服务的俞菡

20217月末,武汉疫情卷土重来。身处华中大青马班江汉区政务见习活动中的俞菡同学身为预备党员,主动向实习单位——武汉金融街集团请缨,申请加入党员下沉社区的队伍。
   
俞菡同学参与下沉任务的两周内,先后参与了任冬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华安里社区的健康码转码工作。监督扫码的工作中她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转码电话工作中她认真记录,从不马虎。作为一名当代青年,一名大学生党员,她牢记了青年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抱负和激情,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用实际行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 

 

曲海霖:志愿同行,微光成炬

-6b7dcfb041906170

在做志愿服务的曲海霖

730日莱山区一例新冠确诊以来,烟台市发布对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轨迹波及场所进行管控的通知,同步跟进相关人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管控区域内的市民积极配合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在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工作量庞大,人手短缺的情况下,曲海霖同学加入了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返乡大学生群体的志愿活动,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在罗峰街道一中老校和赵家庵大院开展志愿活动,负责数据录入、维持秩序等各类志愿服务。有很多像他一样的青年一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着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让“志愿红”闪耀在了抗疫一线。

汪心怡:抗疫勇担责任,青春不负韶华

QQ图片20210824112141.jpg

在华安里社区做志愿服务的汪心怡

根据当地疫情防控的安排,4118云顶集团18级环艺本科生汪心怡同学跟随暑假实习的单位到单位对应的社区街道下沉。分别去了两个社区,也体验了两个志愿者岗位的工作状态。在任冬社区的两天主要负责社区进出口的扫码、记录体温的工作,每天从早上八点半工作到晚上八点半,时刻注意外来进出人员的情况。在华安里社区主要负责与当地的社区网格员协同工作,统计新增红码人员的信息及健康码转码人员的信息,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朱笑天:主动报到,听党指挥,服从安排,做一件回报家乡的事情。

暑假一开始,4118云顶集团18级环艺本科生朱笑天同学就加入了返乡大学生暑期实践的队伍当中。在苏州相城司法局实践学习期间,南京疫情反复,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朱笑天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带头听从组织召唤,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到,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保卫战中;实习结束后,朱笑天又主动向家乡社区申请报到,加入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并主动申请每天下午到晚上十二点的晚班,您好,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这是朱笑天每天要重复几百遍的话。

每天踩着晚霞来,就希望有一天下班的时候能带着疫情的阴霾走,疫情防控是一场严峻斗争,能为人民和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朱笑天说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凛冽的寒风吹不灭青年的热血,病毒的可怕动摇不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大学生志愿者用他们的信心与决心为社区居民筑起健康安全的防线,他们的尽职尽责、担当奉献赢得了所在社区的肯定。面对抗击疫情这张时代考卷,新时代的青年于奋斗中勇担责任,交出了高分答卷。我们坚信,有无数青年的奉献、激情和热血,有八方汇聚的强大力量,我们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往无前,凡者不凡

他们微光成炬,照亮前方

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走过

疫情防控仍当先

在曙光初露的路上

平凡的逆行者也在发光发热

战“疫”斗争中的青春力量——

4118云顶集团学子一直在行动!

 

建规新闻 扶上马送一程,聚智凝神谋振兴

从江城武汉到边疆山村,2021727日至83日,4118云顶集团暑期社会实践队踏遍蚂蚁堆村下属15个村民小组,走访临翔区4个关键职能部门。累计行程约580余公里,获取调查问卷465份,记录访谈笔记累计2万余字。原计划85日完成实践活动,受疫情影响提前结束线下行程,于83日凌晨返回武汉。返校后,实践队迅速将未完成的调研工作,以线上云座谈、云问卷的方式继续进行。

图为部分纸质问卷和问卷星问卷截图

为及时分享队员们的所见所思,实践队已先后通过学院融媒体平台分享了《传承百年建党精神 勇担乡村振兴使命》和《带五问走村入户寻良策,携使命聚力汇智探真经》两篇通讯稿。

图为学院融媒体平台两篇通讯稿截图

本篇通讯将分享实践队通过腾讯会议采用云交流的形式讨论蚂蚁堆村龙洞组拉祜族村寨振兴议题,以及实践队通过线下及线上调研形成的关于蚂蚁堆村振兴发展路径的思考。

线上云交流,共商龙洞示范点规划

818日上午10:00-12:00,实践队与蚂蚁堆乡党委书记王云燕、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陈剑锋、蚂蚁堆村第一书记盛静波、蚂蚁堆村党支部书记字红梅及村委会委员们等利用腾讯会议在线上讨论龙洞拉祜族村寨发展事宜。

图为腾讯会议截图及蚂蚁堆村委会现场

蚂蚁堆乡按照区政府要求,在214国道沿线选择了龙洞组作为示范点。村委会初步调研中,80%的龙洞村民表示支持并参与示范的建设。把龙洞打造成临沧市近郊拉祜族特色村寨王云燕希望实践队提供专业帮助,为龙洞村拉祜族特色村寨做一个概念规划方案,近期提升人居环境,拆除乱搭乱建,远期关注南汀河沿岸开发,加固原村民自建的索道,配合农家乐项目。

图为龙洞组区位(左)和鸟瞰图(右)

 

实践队队长李建兴表示全力支持蚂蚁堆村发展建设,将示范点龙洞组作为切入。729日实地走访时,实践队参观了龙洞组村史室,了解到龙洞组具有临214国道,离临沧城区距离短,村民都是少数民族拉祜族等优势。本次线上交流中,实践队进一步了解到拉祜族民族风情、传统竜节(农历二月初二)、建筑形态、祭祀用竜林等龙洞组特色,并与王书记探讨利用空闲民居开发民宿及艺术工作室的可能性。盛静波建议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策划文化旅游项目。实践队指导老师陈锦富教授提出要在挖掘龙洞拉祜族由传统拉祜族文化向与彝族、傣族、汉族交融的文化变迁线索的基础上,策划龙洞拉祜族文化变迁展及体验活动,并将龙洞拉祜族文化变迁体验活动纳入到蚂蚁堆亲子研学旅游体系中系统谋划概念规划方案。

图为实践队在龙洞组村史室前合影

聚智凝神,谋划蚂蚁堆乡村振兴路径

实践队在广泛调研、客观分析、线下线上交流碰撞的基础上,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政策等五个方面,初步凝练出蚂蚁堆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

1 、产业振兴

坚持党总支+合作社(村集体)+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立足蚂蚁堆村的自然禀赋,实现传统农业向农业+”的转变。首先顺应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农产品(如食用菌等),提升比较发展优势;推进传统农产品深加工,将核桃、茶叶的加工过程标准化,打破农产品生产粗放、内循环的现状。其次延伸农业产业链,将农业与生命科技相结合,借助高校科研力量,研发与生命健康相关的新型衍生产品。最后发挥蚂蚁堆村区位交通优势,将农业与服务业结合,统筹全村资源,引导初具雏形的集市贸易壮大为商贸物流业,新开发亲子研学旅游业,打造临沧近郊旅游目的地,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后续规划方案中,实践队将为产业落地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2 、人才振兴

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落到人。蚂蚁堆村第一书记盛静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为蚂蚁堆完小提供物资帮扶,搭建城乡互动平台。未来还需继续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全覆盖,实践队也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蚂蚁堆村策划艺术节、涂鸦节、建造节等,创新课外教育方式,开拓素质教育的新阵地,丰富蚂蚁堆村的基础教育。

另一方面,应实施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快速提升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结合带头人的培养与引入,充分发挥传帮带机制,组建一批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3、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实践队认为,首先要深度挖掘蚂蚁堆历史文化,将茶马古道马驿堆资源作为亲子研学的重要部分。其次,通过引导节庆等非物质文化,如竜节,保护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注重彝族、傣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历史发展中形成民族文化交融的传承。最后,加强新时代团结一致,迎难而上,聚沙成塔的蚂蚁堆村文化内核引领与宣传。

4、生态振兴

由于蚂蚁堆村地处山区,大部分的国土空间具有生态敏感性突出的特点。根据三调数据,蚂蚁堆村村域范围内生态红线面积占比为26.22%,因此应在临沧市、蚂蚁堆乡的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尽快启动蚂蚁堆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对蚂蚁堆村村域内的生态敏感地区实施严格管控。同时启动针对荒山、荒坡、南汀河、忙杏河的生态治理工程,提高抗风险能力。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生态保护,具体包括:禁止施用对土壤造成严重破坏的农药、化肥;高度重视速生经济林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坚决推进退桉还林;实施改水工程,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提高耕地保水率,减缓旱灾对种植业的影响。

5、组织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强化党员先锋模范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头作用。包括挖掘老党员故事,传承建党精神;继续坚持实行驻村第一书记政策,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引领作用等。同时,健全蚂蚁堆村党支部的建设,着力培养中青年党员,为他们创造锻炼条件,为乡村振兴增添青春活力。健全村监督委员会和村委会的组织建设,让监督作用、农村事务管理作用落到实处。基于山区空间分散特点,还要强化村民小组的组织建设,积极引导村民,以实现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化解社会治理中的可能风险。继续强化村民合作社的组织建设,强化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结

山坡上茶园生机勃勃,大棚里姬松茸旺盛生长,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房子井然有序……走在田间地头,实践队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蚂蚁堆村,感受到蚂蚁堆人民实现脱贫奔振兴的热切期待。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实践队服务乡村振兴这一伟大社会实践工程的新的起点。实践队将牢记习总书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教诲,以专业所学,继续为蚂蚁堆村的振兴发展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建规新闻践行三线精神,活化三线遗产——2348工厂建成遗产调查

01

前言

三线建设是上个世纪6080年代我国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工业转移建设运动,是一段工业发展史,更是共和国奋斗史的鲜活一角。为践行三线精神,活化三线遗产,在4118云顶集团谭刚毅教授、董哲老师、贾艳飞老师、徐利权老师的带领下,一支由博、硕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25人团队,于202171日至10日在湖北蒲圻纺织总厂(原2348厂),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建筑测绘和社会实践项目。团队顺利完成了2348厂建成遗产的考察、测绘与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展了由1967年起参与2348厂生产建设的老员工出席的座谈会,深入展开走访调研,对相关建设者、亲历者进行口述访谈。本次测绘实习与实践考察工作内容饱满,收获丰厚,团队成员深切的感受到了三线建设地区的精神魅力,对丰富的三线遗产的活化利用展开了深刻的思考。

02

亲历三线遗产 回顾三线时光

在开始具体的测绘工作之前,几位老师带领同学们系统研读已整理收集的工人回忆录及建筑历史档案资料,并由董哲老师、曹筱袤博士与高亦卓博士经过前期实地踏勘,初步确定了调研范围、建筑测绘与口述访谈对象。

202171日,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特殊日子里,测绘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湖北赤壁市的原2348厂,揭开了一段辉煌的三线建设历史。团队了解了整个三线建设的概况,由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级工程师但劲松带领团队参观了二三四八工业遗产展览馆,向同学们解说2348建设发展史,整个团队切实体会到了当年三线建设的不易与辉煌。

下午,谭刚毅教授带领大家深入原2348工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先后到了热电厂厂房遗址,朝阳坪社区,场部大楼,二三四八工人俱乐部,六米桥影剧院和露天剧场等多个地方实地走访,调查涉及到的建筑类型丰富。同学们切身感受了三线建设的宏大与魅力,初步了解了工业建筑遗产、工人住宅遗产、工业公共建筑遗产的相关知识,建立了测绘对象的基本认知,为后续测绘工作奠定基础。

03

实地考察测绘 绘出三线精神

72日,由18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助教组成的测绘团队正式开始实地测绘工作。团队共分为3组,分别对六米桥影剧院,原2348厂热电厂,朝阳坪小区三个地方进行测绘。测绘的建筑类型涵盖剧场建筑、工业建筑和居住建筑,每个小组各有特色,每组建筑测绘信息量丰富,对于首次且非常规的测绘实习,同学们面临着许多困难,但依然选择迎难而上。

本次测绘组组长唐烨在面临大跨度结构的老式剧场说道:“我还是第一次接触大跨度的剧场建筑,对它的结构和功能都没有清晰的了解,感觉到了这次测绘的难度。”“但我觉得发现了问题,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应该发扬当年的三线建设精神,不惧任何困难!”

 

在之后的8天时间内,同学们分别完成了测绘草图、仪器测量、仪器草图的工作。期间董哲老师与贾艳飞老师带领博士生们轮流到三个场地对同学们的测绘成果进行实地检查与帮助,与大家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对建筑遗产的记录,研究与保护。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现实中的建筑状况,还以时间-空间视角进行了设计和建造的逆向过程思考,并对建筑的图面表达有了更清晰准确的了解。

 

测绘实践过程中,大家克服了白天的37度的高温,倾盆暴雨;也体验了晚上夜凉如水,蚊虫相伴的时光。来自城市的孩子们身体上经历了先辈们筚路蓝缕时期的物质条件的匮乏,在精神上洗礼了先辈们舍我为国的三线精神。每天工作精神饱满,成果丰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时光倒流,绘写出了蒲圻三线建设曾经的荣光。

04

深度田野调查 记录三线岁月

与平常测绘工作不同的是,本次测绘工作结合社会实践同步进行,同学们还根据本组测绘内容结合当地居民的实地访谈,了解居民们与所测建筑的关系与使用情况,记录并还原1970年代原2348厂三线建设时期的光荣岁月。

热电厂组的测绘成员通过访问原热电厂的员工,了解到了整个热电厂的工艺生产和员工生活,对工业建筑的生产模式与尺度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朝阳坪社区小组通过访问社区居民与户型测量,从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到实际需要,认识到了居住空间的变化与居民自发需求之间的关系;六米桥影剧院组则通过访问使用者和设备管理者,清晰的认识了剧场的整个结构以及使用者的具体使用情况。

建筑与人不可分割,通过访谈工作,建筑不再是冷冰冰的物体,它因为人的使用而拥有了温度,它与当地居民共同记录下了曾经的三线岁月。这些记录通过同学们切身实地的田野调查一一展现。热电厂组的张雨晴同学说道:“我确实是第一次参加此类访谈工作,一开始有些不理解为什么测绘需要和访谈结合进行,但在与原来热电厂的员工交谈之后,我才清晰的感受到了当年建设者和使用者对建筑的影响和访谈的魅力,听到他们叙说当年厂房的热闹时,我感觉自己也穿越了过去,在和他们在一起奋斗!”

05

聆听先辈事迹,弘扬三线精神

79日下午,考察团队为了进一步了解保护三线工业遗产,感悟三线精神,在蒲纺集团、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赤壁市设计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对自1967年起参与2348厂生产建设的老员工展开座谈。本次座谈会邀请了包括原蒲纺工厂一线工人、隶属学校的人民教师、针织二厂厂长、党委书记,基建科工程师,剧场灯光师,纺织厂员工等8位建设者分享各自事迹。

座谈会中,8位建设者激情慷慨地分享了他们当时在工作岗位上艰苦奋斗的先进事迹,考察团队也与前辈们积极交流,多角度、多维度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回顾蒲圻地区的三线建设历程。

其中,张聚珍奶奶分享了自己作为人民教师的教育经历,回忆了当时艰苦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建设过程,并说“我们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只讲奉献,不讲个人”;广工分享了当时蒲纺总厂建立的时候,他作为剧场灯光师时在各个剧场演出的热闹时刻;翁新俤爷爷则分享了当年是如何从选购材料到图纸建设一步一步将蒲纺总厂这样庞大规模的建筑群建造出来的,听得在场老师和同学热血沸腾,感动不已。

最后,谭刚毅教授代表4118云顶集团,对出席座谈会的各位前辈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道:“我今天听到各位关于那一段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岁月的分享非常有感触。我们一方面希望带着学生做好专业上的发掘,另一方面也希望还原各位前辈的光辉岁月,还原蒲纺当年的建设历程,也希望能通过这些回忆,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将艰苦创业的精神传承下去,让蒲纺迎来重生和发展的机会。”

06

结语

为期10天的测绘调研考察过程中,一幅幅三线建设的画卷随着同学们的工作映入我们眼帘。10天以来,团队顺利完成了暑期测绘工作,与当地居民深入沟通进行田野访谈,广泛收集整理资料,对三线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在结束了十天的外场作业之后,回到学校继续进行细致的图纸绘制和档案报告整理工作。

今年正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史的重要组成,是重要的共和国记忆,其中蕴含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在今日依然能赋予当代青年人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那段不平凡的岁月中形成的开物成务、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以及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正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此次调研得到了蒲纺集团、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赤壁市设计集团的大力支持,同时要感谢当地居民对我们学生测绘和访谈工作的热情帮助与支持,课题团队将加快对湖北蒲圻纺织总厂三线建设的建设史研究,为当地的三线建设研究作出更多贡献。

 

 

建规新闻 探武当道教圣地,寻红色文化印记

2021629日至79日,4118云顶集团赴武当山社会实践队圆满地完成了古建测绘及相关活动。本次社会实践由华中科技大学万谦副教授带队,依托大三建筑学专业的古建实习,组成9人实践小组,旨在通过对武当山明清古建筑群的实际测量与记录,提升学生专业测绘能力,并增强其对明清官式建筑构造做法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完善古建筑信息资料,为武当山古建修复与保护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恰逢我党百年华诞,武当山作为重要红色基地之一,实践团队同样希望借此机会缅怀百年建党的艰辛征程,瞻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努力学习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之精髓,坚定文化自信,用实际行动为我党庆生。

话武当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其中峰峦叠嶂,绵延不绝,素有八百里武当之美誉。武当山道教传承和武当武术闻名遐迩,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作为空间载体。明永乐年间,武当山奉旨大修,自此奠定其独一无二的宗教和皇权地位。如今,这些幸存的古建筑已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珍贵资料。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武当山62处古建筑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校张良皋先生曾出版《中国建筑宏观设计的顶峰--武当山道教建筑群》一书,创科研先河。

武当山亦为我国重要的红色基地。1931年,贺龙、邓中夏、柳直荀率领的红三军转战到武当山地区,创建了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遥相呼应的武当山革命根据地;1946年,王树声率领中原突围南路主力部队来到武当山区,与中原军区所辖的江汉军区部队在鄂西北南部胜利会师,建立了以武当山地区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红色基因,流淌在武当山每一丝一缕的文脉之中。

绘武当

实践队员们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武当山部分古建筑的实地测绘,具体目标为大圣南岩宫与太子洞部分。除人工测绘外,实践队与时俱进,积极尝试新技术手段,在专业团队协助下完成了三维扫描与无人机航拍等重要工作。

在十天的测绘过程中,小队成员秉持华中科技大学的优良校风,不畏艰难,奋发向上。武当山山路曲折崎岖,天气变化莫测,同学们白天翻山越岭、栉风沐雨,争分夺秒进行测与制图,晚上则整理测绘数据,常至东方欲晓。受部分宗教习俗的限制,小队的拍摄、投射等工作遇到一定的阻力。但即便如此,同学们在尊重当地宗教规定的情况下,主动与神职人员沟通交流,克服种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每一个工作日的目标任务。

同学实地测绘部分图片

部分同学手绘草图

游武当

除却固定测绘任务,万谦老师带队开展游学式建筑史授课。实践队相继参观了太元紫霄宫、太子坡复真观、逍遥谷以及大岳太和宫金殿,万老师寓教于学,将建造与修复的内容与测绘、游览相结合,使小队成员对明清官式建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有诗云“楼台掩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境中”,此乃武当美景之绘也,古木飞禽,岩石走兽,人间稀奇应有尽有,令实践队员们叹为观止。山水之间,古建筑的装饰艺术和修复技术更加引人深思,在粗暴的旧式水泥嵌缝和大规模的改梁换柱之前,我们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历史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更加珍视这次宝贵的测绘机会。

在游学途中,团队参观了贺龙故居、革命集合处等多个红色聚点,昔日星星之火,足成燎原之势,今日我辈勠力同心,继承革命精神,亦可燃烧青春,书写峥嵘岁月。

 

党员先锋服务队 让责任教育在实践中开花——4118云顶集团党员先锋服务队十四年再出发

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建党百年之际,4118云顶集团党员先锋服务队再次出发,以党旗领航重温红色精神,设计下乡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到最红(遵义)、最后脱贫(毕节)、感情最深(临沧)的乡村,将红色精神与乡村振兴有机相融,求索云贵后发地区的乡村振兴路径。

2021年党员先锋服务队团队成员39人,累计行程约3000公里,访谈282人次,走访百余个自然村,形成27万字总结报告,在乡村振兴、思政教育、社会影响三方面取得丰厚成果。

深入云贵后发地区,求索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遵义分队在花茂村与莲池村,开展了全域实地踏勘、村民座谈、代表性村居测绘、产业经济采访等工作,经过多次村庄发展研讨会,完成《金鼎山镇莲池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概念性方案规划。从村域规划、产业研究与村居设计三个方面,累计规划约200公顷村庄用地,编制规划成果70页,并进行规划成果汇报,得到村委高度肯定,并就相关痛点商讨进一步改进举措。

毕节分队走访了威宁县猴场镇、黑石头镇、板底乡、盐仓镇等地,提出打造盐仓镇百草坪板底乡的区域旅游发展线路规划与多尺度的概念规划与方案设计,形成了66页规划汇报文件。威宁县领导班子对百草坪给予高度重视,决定重新对百草坪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度规划。

临沧分队分为五组深入临翔区博尚镇永和村、章驮乡勐旺村、忙畔街道丙简村、马台乡平河村、圈内乡斗阁村与村民同吃同住,一日一专题,一日一总结开展了全域实地踏勘、党员干部座谈、村民问卷调查、产业经济采访、特色资源梳理的摸底调查,以报告形式向临沧政府反馈万名干部规划家乡的实施情况。并从专业角度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方面献计献策。

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凸显第二课堂的育人成效

在实践过程中,服务队始终坚持党旗领航,将实践育人的必修课设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乡村振兴大舞台、服务百姓最前沿,在绿水青山间感悟初心、坚定理想、增长才干。

服务队形成了九个一的特色实践成果,在遵义红军街同唱红歌,回顾经典党史。发挥专业优势,将实践成果转换为村民易懂的专题小报。来到苟坝革命旧址,拍摄《党员带你看苟坝》视频微党课。

成员通过实践了解地方疾苦,感悟生活冷暖,团队协作、互帮互助、发挥主人翁意识,深刻感悟到人民需要我、团队需要我、社会需要我的服务精神;党旗领航工程与专业实践联动开展社会实践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党员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更要提升党性修养,体现先进性,利于提升育人水平,鼓舞学生胸怀天下。

讲好实践育人故事,扩大暑期实践社会影响

服务队的事迹受到了团中央官方网站中国青年网、教育部主导并推动的中国大学生在线微信公众号报道和地方各级宣传平台的推送总计20余篇报道,并荣登学习强国宣传平台、创青春官微,集中展现了我院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青春作为。

4118云顶集团党员先锋服务队是由优秀学生代表和专业老师组成的一支志愿服务队。这是党员先锋服务队第十四年再出发。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一朝责任,十四年传承,4118云顶集团每年都派出的这支党员先锋服务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老、少、边、穷地区送规划,送设计。他们的足迹遍布新疆、云南、广西、山西、孝昌、襄阳、大冶、保康、英山、恩施、贵州等地,从茫茫戈壁到万里海疆,从贫穷落后的大山深处,到灾后重建的第一现场,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14年来,累计派出了17支队伍,为21个乡镇进行了科学规划,为当地政府累计节约上千万元的规划和设计费用。

 

建规新闻 4118云顶集团暑期“三下乡”实践纪实

读万卷书

自当行万里路

以求知行合一

于是,每年盛夏

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

都有着华中大建规学子们

扎根基层、研究社会问题的身影

建规人的激情与热血如燎原之势般

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

这个夏天

让我们一起跟随实践队伍的脚步

共同见证华中大建规学子

将青春与汗水献给中华大地

深化服务为民,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赴新疆乌鲁木齐助力基层社会管理实践小队

秉承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几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自2021725号开始,根据就近社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古牧地卫生院,红雁池社区、南湾街片区管委会波斯坦社区等地,开展实地走访与调查,走进附近社区与基层机构,了解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及工作人员的难处与具体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人民,帮助群众。时值新疆天热难耐,室外温度高且太阳正大,但成员们还是不辞辛苦,奔波在社区的各处。打扫卫生,轮换值班,协助核酸检测工作,敬老上门探访,普法等等。为期30天的志愿工作让大家受益良多,也对基层的医护人员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崇敬,对国家的惠民政策感到欣慰。一位成员在感悟中这样写道: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作为中国人应该有中国人的脊梁和骨气,只有愿意为人民服务,才能收获真正意义的信仰。

人生海海,青春共建——赴台州玉环市返家乡暑假社会实践队

87日,赴台州玉环市返家乡暑假社会实践队参与了由地方市委和市政府主办的人生海海,青春共建鸡山岛青春垦荒共富行动。

作为第二批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小队在驻地鸡山乡中心小学观看了垦荒纪录片,学习垦荒精神。同时,在导师的带领下熟悉鸡山环境,并做好任务分工。其中让成员印象最深的是旧物改造、PS效果图制作和改造朴树公园。旧物改造是将岛上渔民闲置的舢板、渔具通过喷绘手绘等改造成有意思的纪念品。PS效果图制作则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用PS做出墙绘、朴树公园布置的效果图供大家照图操作。改造朴树公园是将当地的一个荒废的公园打造出青春的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

经过10天的磨练,小队成员很开心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家乡的建设,为建设美丽鸡山,实现共同富裕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也增长了社会阅历,提高综合素质,为鸡山岛的改革

开展环境保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赴新疆巩留县环境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与谋求发展助力

730日至89日,4118云顶集团赴新疆巩留县开展关于开展环境保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研究,调查政府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影响,调查居民生活,工作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环境保护的看法。由于疫情,小队选择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践。通过本次实践,小组成员了解了政府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促进当地居民在成员的影响下对于环保身体力行。

文创兴村、乡创”+“文创开启崭新进程——赴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靖港古镇暑期社会实践队

团队于720日下午开始对靖港古镇进行为期5天的调研走访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当地游客资源相关的数据,同时采访店家咨询关于本地文化的信息,并对古镇内部的古建筑和文化资源进行拍照存档。

队员采访及试穿靖港布鞋照片

在五天的实地调研靖港古镇和走访古镇周边村落后,团队对整体的数据进行整理,制定初步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方案书,并进行概念设计。最终团队汇总文创设计图和问题改造方案,形成靖港古镇总体振兴成果的方案书,并与相关政府人员进行方案的沟通和商议。实践最终在队员们辛勤的调研之中圆满结束。

此次实践,团队致力于完善古镇脱贫攻坚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促进靖港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也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传统古镇在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艰辛与不易,深刻体会到文化是产业兴旺的金钥匙,乡村振兴需要注入文化内涵,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

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小学支教暨扶贫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

710日至731日,团队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雪莲村渣角田学校开展为期三周的义务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了解当地民俗风情以及农业、经济等政策落实的情况,以深入了解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发展变化的影响,竭力为当地谋求更好发展带来一点资源和帮助。

在为期21天的实践中,实践队联系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当地农业、经济等政策、扶贫产业、发展现状等。对当地村民进行走访,了解其生活现状、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对当前扶贫政策的感受和建议等。队员们真实地感受当代中国基层基础教育的现状,了解了扶贫进程,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奉献,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贡献着青春力量。

筑绿色家园,建设美丽中国——赴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环境保护暑期社会实践队

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安徽屏山村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来更多游客。本次实践中团队选择学习总结该地十年来如何对环境进行保护,同时对比三年间当地发生的变化,对当地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幸福生活指数进行了调查。

团队在屏山村进行了调查,深入群众,向住户、商家、游客进行采访,了解人民的日常生活烦恼,并整理出问题和建议提交至屏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屏山之行,不仅锻炼了成员的能力素质,更增加了成员对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的了解,增强了对未来美丽中国建设的信心。

炎炎夏日 我们行走在祖国大地

骄阳似火 却无法消磨实践热情

青春三下乡 奋进新时代

明年暑假

暑期社会实践期待你的加入

 

活动总结体育嘉年华——跆拳道协会、太极拳协会

踏着夏季的余温,华中科技大学在中心操场举办了秋季体育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共计20余个社团参加,囊括40余个趣味活动。4118云顶集团下属的跆拳道协会与太极拳协会也参加了本次体育嘉年华活动。

跆拳道协会

跆拳道协会的趣味项目包括功力击破和步法模拟。第一个趣味项目是功力击破,要求参与的同学们在协会成员的带领下,运用跆拳道的腿法对木板进行击破,根据腿法的难度不同,会给大家不同的印章数奖励。其中前踢、手刀破板会给一个印章的奖励;横踢下劈等会给两个印章的奖励;侧踢、旋风踢等高难度腿法会给三个印章的奖励。大家在协会成员的带领下都成功对木板进行击破,并且有同学尝试多个腿法击破。在这个环节中,培养了大家对跆拳道的兴趣,并学到了跆拳道的基本知识与腿法,其乐无穷。

太极拳协会

在操场的另一边,太极拳协会作为体育社团之一,为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两个小游戏,让大家既能了解到太极拳的部分内容,也能从中收获到如何调整身体姿态的养生窍门,更能体会到富含玄妙的太极拳当中蕴含的旨趣。

【太极桩功-金鸡独立:参与者需要单腿微曲,另一条腿抬起至膝盖与胯平齐,小腿自然垂直向下,脚尖勾起,双手作抱球状站立,保持站立一分钟即为成功。】

  

参与活动的同学们对这两个游戏颇感兴趣,协会的会员们也很高兴地向同学们讲述了许多太极拳的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伴着上午明媚的阳光与热闹的氛围,协会的老会员也身穿太极服向大家展示了太极拳中的刀法:下午时分,协会的指导老师——4118云顶集团的万老师也来到了活动现场。万老师就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文化与发展以及太极拳的作用等方面与协会的同学们交流了许多,大家可谓受益匪浅,气氛也十分愉快。

  

最后,协会的大家和万老师一起合影留念。

拂面而过的那屡秋风,是我们翩翩起舞的青春,百年奋斗的荆棘之路,走进了新时代的征程,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激情、活力与魅力,让我们共同以青春之名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第五届“天华杯”ARTTECH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选手答辩会暨颁奖晚会圆满落幕!

第五届"天华杯"ART&TECH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选手答辩会暨颁奖晚会于717日晚七点于腾讯会议与bilibili直播平台举行。

伴随着暖场视频的结束,本次晚会主持人周多仪同学为大赛作开场白,并欢迎各位嘉宾、评委以及参赛选手的到场。

晚会到场嘉宾谭刚毅 评审委员会主席、4118云顶集团副院长 桂学文 本届大赛命题负责人、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 李晓峰 《新建筑》杂志社主编程世丹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 周超 原榀建筑事务所主持人陆晓明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院总建筑师 王绍森 厦门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张建涛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江刚 广东建筑设计院执行总建筑师 庄葵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联席总裁毛凯 中南建筑设计院建筑师  高荃  武汉天华华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钱思老师 4118云顶集团党委书记黄亚平老师 4118云顶集团院长 何立群老师 4118云顶集团党委副书记 万谦老师 4118云顶集团副教授闫超、赵爽、叶少华 4118云顶集团辅导员 张子月 华中科技大学科协成员

评审团成员谭刚毅 评审团主席、4118云顶集团副院长桂学文 本届大赛命题负责人、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 李晓峰 《新建筑》杂志社主编 王绍森 厦门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建涛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万谦 4118云顶集团副教授程世丹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 周超 原榀建筑事务所主持人江刚 广东建筑设计院执行总建筑师陆晓明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院总建筑师 毛凯 中南建筑设计院建筑师  庄葵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联席总裁 高荃  武汉天华华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首先,本届大赛命题负责人、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桂学文老师对到场嘉宾、评委老师以及参赛队伍致以欢迎。他对于自己能成为第五届大赛命题人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认为,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席卷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建筑的边界受到冲击,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界定新建筑,如何将建筑与疫情下的新科技联系起来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他提出无界这个命题。最后,桂学文老师表示期待选手们精彩的表现,同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接着,院党委副书记何立群老师也对到场各位表示欢迎,她用三句话概括了她的想法。第一,对线上答辩的创新性以及大赛的成长与进步表示肯定。第二,对天华公司、评委老师、参赛选手以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第三,对优秀作品和精彩答辩的期待,并预祝参与答辩的选手今晚取得佳绩。

 

 

 

 

 

 

4118云顶集团 - 澳门云顶国际welcome © 版权所有 http://www.eatsathome.com/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南四楼N104室
邮编: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56714
院长信箱:mcli@hust.edu.cn